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医保中止后,运营27年的医院注销了!

作者|肖湘 来源|看医界 2025-07-23 11:45:28

运营27年的民营医院注销


成立27年的民营医院,没能扛过6个月的医保服务协议中止期,最终走到了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道路上。


7月18日,涡阳县卫健委发布了涡阳阳光医院的注销公示,公示显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涡阳阳光医院不按规定校验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将情况予以公示。


据了解,涡阳阳光医院床位数200张。



之所以走到注销这一步,据了解,或许与医院被中止医保服务协议6个月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3月,涡阳县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对涡阳阳光医院等3家社会办医中止医保服务协议六个月的决定,中止期限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10月1日。


也就是说,中止医保三个月时间,医院就走到了注销的地步。


据亳州市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1-12月份随机抽查定点医疗机构抽查情况和处理情况(行政处罚)》相关内容,去年全市共计29家医疗机构被查,违规行为包括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检查、违反限定支付条件用药、串换项目等。


在这一批公示的医保违规医疗机构中,涉及10家公立医院、10家社会办医、4家卫生院、以及数家血液透析中心及妇幼计划保健中心等,其中涡阳县阳光医院也在其中,违规行为为重复收费;过度诊疗;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


涡阳县阳光医院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经运营了27年,可谓是当地较为老牌的一家民营医院。据悉,2020年1月,涡阳县阳光医院新院正式开业,医院官宣介绍,新院区占地50亩,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5万3千多平米,设置床位200余张,增设血液透析科等科室,并增添了大量的先进设备。


为提升综合实力与医疗水平,医院还先后与多家省内外公立医院结为医疗联合体。



暂停医保服务协议是重创


暂停医保服务对于医院来说是一记重创,暂停期间对于医院运营的影响不可小觑,不少医院因为暂停医保结算而陷入没有医生、无法运营的境地。


与涡阳阳光医院类似,今年4月,湖北黄石大冶朋仁医院因医保违规,被追回医保基金损失金额72万元;处罚款110万元,并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被解除医保协议一个月后,5月8日,由大冶朋仁医院申请,黄石市卫健委公告依法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二级民营综合医院,拥有138张编制床位,设有急诊医学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预防保健科等十余个临床医技科室。然而,一纸医保“断供”通知便终结了其十余年运营历史。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24年7月,天津市15家民营医院因疑似医保重大违法违规,被天津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通报,合计涉及金额1.5亿元。


15家民营医院被暂停医保服务,不得再接诊医保门诊和门特患者,不得收治新的医保住院患者。对于医院被暂停医保服务后的运营现状,中国经营报记者也现场走访并进行了报道。


据报道,有两家医院门口贴上了暂停医保服务的通知和公告;一家医院值班人员表示,目前医院无法医保联网,没有医生,无法看病;另一家医院安保人员表示,“没有大夫,放假了”。


业内人士向“看医界”表示,这一批民营医院被暂停医保服务后,也面临着凶多吉少的境遇。


社会办医严重依赖医保


民营医院有多依赖医保,从一些数据中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根据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6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17822亿元。


那么这近1.8万亿的医保基金都是怎么花的呢?


首先看看医保定点药店花了医保多少钱。以职工医保为例,2018年医保基金支出10707亿元,其中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1645亿,由于城居保和新农合多地已经不设个人账户,以及部分遗留地区个人账户(门诊账户)资金量较小,由此可以粗略算出34.1万家医保定点药店2018年花了医保基金1700亿左右。


那么公立医院又花了多少医保基金呢?来看看财政部的数据。据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对外公布的数据,2018年,公立医院来自各类医保基金的收入达到12339亿元,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51.5%。


这样一来,2018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保份额就大致清晰了:3700亿左右,约占医保基金总支出的21%左右。


另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显示,2018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为5065亿元,也就是说医保收入占非公立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超过了70%,为主要“金主”。


新医保时代,合法经营是前提


如此严重依赖医保的背后,有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多数民营医院都是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通俗一点就是被医保给“喂”大的。很多医疗机构从小诊所发展到年营收数亿元,就是靠的医保红利。


但这一切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正在变成一把双刃剑,不少医院成也医保,败也医保。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在医保部门加大骗保打击力度的大背景下,一批靠骗保生存的民营医院的生存土壤将不复存在,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公立医院虽然也有不少因为骗保被查处,但取消医保资格的可能性较小,即使被取消了,未来恢复医保资格也是大概率事件;而对于被取消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来说则是致命的,一方面等不起,另一方面,再恢复医保定点资格的概率将非常小,关门大吉已是上策。


同时,他还建议,医保对于骗保行为的打击只会越来越大,靠骗保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不收手,一旦被医保查处,打击或将是致命的。


知名医改专家、看医界专栏作者徐毓才表示,大数据“天眼”下,医疗服务行为几近“裸奔”,诊疗服务与医保收费记录不符将成为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甚至骗保的证据,在新医保时代,医疗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才是长久活下去的王道。


关于民营医疗的出路,业内专家建议,除了走自费、高端路线外,实际上基本医疗市场未来民营医疗的合规经营还是大有可为的,以台湾地区为例,在健保格局下,民营医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超越公立医疗为民众提供了优质、可承受的医疗服务。


此外,民营医疗如何在基本医保格局下发展壮大,不仅仅是民营医疗界需要创新探索,医保部门也应主动寻求与民营医疗共同发挥优势的合作路径,毕竟民营医疗的效率优势明显,对于节省医保基金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