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委级专家领衔,深圳前海泰康医院的差异化发展探索
随着公立医院的规模化扩张,近年来社会办医发展压力倍增,尤其对直面公立医院竞争的社会办综合医院来说,如何打造特色、走出差异化发展路线,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6月28日,由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微生态医疗分会主办,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承办的第一届泰康医疗消化论坛暨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微生态医疗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成功举办。会上,“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和“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微生态医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而一年前的2024年8月,在同一个学术会议厅,泰康医疗旗下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正式官宣“启航”,百名医生大咖集体亮相的画面一度“惊艳”医疗界。恰逢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运营一周年前夕,《看医界》对话深圳前海泰康医院院长、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教授,深挖这座由主委级专家领衔的大型险资办医代表的综合医院的发展探索经验。
主委专家领衔,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
走进深圳前海泰康医院,你会首先被医院的环境所吸引,这座将艺术美感与科技氛围融合的医院,也如它的发展基调一样,融合“严肃医疗”的专业与“艺术医院”的温馨,为患者打造专业、舒适、可及的高品质医疗服务。
作为泰康医疗“五大医学中心”的最后一块拼图,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是一座总规划投资50亿、拥有1100张床位的“大体量”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在运营之初就被寄予厚望——在为周边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将作为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的主基地,联动五大医学中心和行业内诸多消化医学专家,推动泰康医疗战略学科发展和长寿医疗体系建设。
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的首席专家,是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陈旻湖教授,他将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院长以及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的首席专家双重身份,带领这艘高起点的医疗“大船”乘风破浪。
WHO最近数据显示,我国有1.5亿严重肠胃病患者,超过95%的国人曾遭遇肠道不适。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也显示,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近半壁江山。陈旻湖教授表示,“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患者负担重,是民众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这也是泰康将消化医学纳入五大战略学科的主要考量因素。”
尽管刚启航不久,但这艘大船已经汇聚了一批豪华的“船员”和“舵手”。目前,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专家库人数近百人,团队高级职称占比约30%、研究生学历占比达80%。其中学科带头人由十三位国家、省级专家组成,包括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长邹晓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五、六、七届委员兼学组副组长、四川泰康医院消化科主任赵晓晏教授等一大批国内知名消化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
不追求短期业绩,坚持学科建设和长期主义
作为泰康医疗旗下最新落成的大型综合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的落地机构——深圳泰康前海医院从诞生之初就备受瞩目,其发展模式更是有望成为大型社会办医的参考样本。医生出身的陈旻湖院长告诉《看医界》,坚持走以“名医+强学科”的路线,稳扎稳打做好医疗服务是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发展的“主基调”。
“长期主义是泰康一直坚持的办医理念”,陈旻湖教授坦言,在大健康战略的指引下,泰康保险集团对深圳前海泰康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作为险资办医的代表,泰康尊重医疗发展规律,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创建三甲医院;打造以老年医学、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为特色的长寿医院;医险结合、医养融合。”
在这样的导向下,深圳前海泰康医院仅运营不到一年就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陈旻湖教授透露,目前医院的四级手术占比高达60%,作为外科领域的“天花板”心脏外科连续完成了多台大型复杂手术,包括严重的心脏瓣膜修复及置换、先心病矫治以及复杂的搭桥等体外循环手术,而且还完成了深圳市首例脑保护下的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治平教授为患者开展手术中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另一核心学科——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也在过去一年成功引进我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陆伟教授,完成了以LUtarjet手为代表的诸多复杂手术,和以软骨再生为代表的创新性手术,并在模式上搭建“骨科-康复一体化”团队,建立终身随访机制,快速奠定了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在大湾区运动医学领域的高水平地位。
同样,依托强大的专家团队,陈旻湖教授领衔的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作为医院重点学科,也成功开展了众多高难度手术及治疗:例如,陈旻湖教授为反复发作15年且经历多次手术的患克罗恩病患者,创新使用先进疗法生物制剂延缓病程与避免手术,并助其参与国际临床试验。此外,消化医学中心其他专家还成功开展“镜面人” 梗阻性黄疸ERCP手术、“超级微创”无切口的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胃黏膜微小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肿瘤等高难度手术。
专注临床与服务,打造泰康的“差异化”名片
近年来,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系统中的强势地位不断强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社会办医往往需要通过差异化发展寻求突破。对此,陈旻湖教授表示:精细化的管理运营对医院来讲很重要,但过硬的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重要,也是泰康“差异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陈旻湖教授是一名“离临床很近”的院长,尽管担任院长的日常行政事务繁忙,但他仍坚持每周出门诊,他曾表示:“我的底色是医生,如果离开临床太久就会落后,而看门诊查房也是我了解医院发展和临床情况的重要途径。”在他看来,能既看好病,又让患者的就医体验很好,就是价值医疗的体现。
“患者选择一家医院的原因无非是对医疗水平有信心、看病舒心、性价比高。”其对应的就是医疗技术、服务(流程、环境)以及支付端带来的支付优势,而这正是“泰康模式”的优势所在。
作为医险结合的代表,泰康“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模式实现了医院与泰康保险产品体系对接,为保险客户提供专属预约、全程陪诊、绿通就医、保险直赔等便捷服务,解决了传统医疗支付与服务的碎片化痛点。
此外,依托泰康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推动“同城紧密型”医养融合模式,通过“线下定期出诊+线上全天候远程医疗”方式,将医院专家资源输送给养老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利好,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在跨境医疗尤其是新药与器械应用领域有望形成显著竞争力,并借助商保直付、高性价比、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将医疗服务半径辐射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海外。
但无论“出身”如何,政策如何,在陈旻湖教授看来,医院的发展终究是要回归医疗本质:“大家看到医院环境非常好、设备先进,其实更核心的竞争力是我们的专家和诊疗技术,同时服务流程又能做的比别人好,患者自然愿意来就医,这样的信任才是坚实和持久的。我们要看好每一个病人,做好每一台手术,传递好每一个口碑。”(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