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2亿,这家医院第10次降价拍卖!
曾投资过亿的民营医院如今被频繁拍卖,经历九次挂牌仍无人接盘。
阿里拍卖平台最新信息显示,蒙城众和中医院资产将于8月7日第十次挂牌拍卖。与去年5月首次挂牌时的评估价2912万元起拍相比,现起拍价已降至1431万元,几乎减半。
截至7月25日,该标的已吸引2626次围观,但仍无人报名参拍。拍卖公告显示,本次拍卖的标的物为蒙城众合中医院名下全部资产,具体包括土地使用权(约58亩)、房屋建构物(含无证建筑)及附属物,以及医院内的医疗设备、车辆、苗木等资产。
众和中医院的沉浮:从亿元投资到停业拍卖
蒙城众和中医院的命运始于一次政府招商。2013年6月,在许疃镇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推动下,这家民办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开始筹建。三年后,2016年6月,医院正式登记成立,总投资1.2亿元,开设床位120张。
医院定位覆盖中医治疗、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建设时曾雄心勃勃地宣称要为当地居民和周边人群提供“高档次、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及康复服务”。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夏天,危机首次公开爆发。当年7月至8月,蒙城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连续收到22份欠薪投诉材料。经调查,该院共拖欠41名职工工资49.68万元,劳动部门与卫健委随后约谈了医院负责人。
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持续恶化。2020年9月,成立仅4年的众和中医院因资金短缺宣告全面停业。讨薪维权却未停止——直到2021年2月,仍有职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公开追讨被拖欠的工资。
停业三年后,2023年11月15日,蒙城县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蒙城众和中医院破产清算案,并指定安徽安泰普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同年11月16日,法院发布公告,要求债权人在一个月内申报债权。
去年2月,管理人曾发布公告公开招募投资人,但无人接盘。此后,相关资产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十次拍卖,价格一路走低。
医疗资产降价潮:多家医院走上拍卖台
近年来,数十家民营医院资产在拍卖平台上打折出售,形成一股明显的医疗资产降价潮。
在河南焦作,投资规模更大的焦作同仁医院同样难逃拍卖命运。2013年该院落成时一期投资即达4.6亿元,设置床位1800张,却在2023年2月以2.46亿元成交,相当于原投资额的五折。
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的拍卖历程更为曲折。其100%股权历经25次拍卖,起拍价从6500多万元一路降至522万元,缩水超九成。
此前江苏当地媒体曾报道,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被曝经营困难,拖欠大额房租。医院成立于2008年,是江苏华世伟业集团(以医疗、高新产业投资为主)投资创建的一家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曾经计划赴港上市的连锁医疗集团也未能幸免。前不久,京东拍卖平台发布了循力源口腔旗下医疗机构股权拍卖的消息,多家医疗机构股权起拍价仅1元。
循力源口腔成立于2018年,以口腔护理产品切入市场,2019和2020年,公司分别获得了天使轮融资与AD-VC广告基金进入,并曾计划在2022年实现5000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循力源口腔医院集团创始人曾表示:循力源(中国)科技集团3年财务报表已达到上市标准,有计划将于2022年底左右在香港上市。
广东惠来东明医院则经历了四轮降价,起拍价从4775万元、4279万元、3800万元直降至3500万元,每次降价幅度都在500万元左右。
惠来东明医院创建于2014年5月,是一家按二级标准建设的综合医院。2016年1月,该院由县级三甲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托管,医院大楼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设置八个临床住院病区。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高达553万元。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透露,疫情以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
有业内人士认为,医疗机构的交易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低价挂牌的医院资产易求,愿意掏钱的买家难寻。在公立医院分院扩建潮与医保控费的双重压力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民营医疗机构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拍卖平台上医疗资产价格持续走低,这场行业洗牌远未结束。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