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投45亿的大型医院,被中止医保协议
计划投45亿的大型医院被中止医保协议
计划投资45亿建的大型医院近日被医保部门通报,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支付不起医保预付金差额和医保系统改造费用,被中止医保协议。
近日,据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通报,梅州紫合医院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目前难以支付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差额和完成“追溯码”模块接入系统改造工作,不仅导致相关门诊医疗费用无法申报结算,也使得医保部门难以对其药品使用进行精准监管,容易造成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和参保人员权益的重大风险问题。
根据文件有关规定,区医保中心约谈了梅州紫合医院法人代表及医保业务分管领导;要求医院于8月10日前退回2025年度医保预付金76803.72元,剩余未冲抵资金79331.84元,合计156135.56元;同时,中止该医院的医保协议。
据了解,梅州紫合医院于2023年5月开业。公开资料显示,紫合梅州医院是第四届世界客商(梅州)大会招商引资项目、广东省发改委立项的省重点民生工程,医院计划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设置床位3000张,分两期建设:一期为1200张床位,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二期为1800张床位,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
图片来源:掌上梅州
7月24日,梅州紫合医院的官微也发布提示,因医院未接入药品追溯码端口,按医保相关规定,自2025年7月24日起,暂时中止医保结算,不进行医保报销(包括医保个人账户),只能全自费结算。
企查查信息显示,2024年11月,梅州紫合医院对外投资了梅州质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持股30%,但2025年3月,其持有的梅州质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2025年4月1日,梅州紫合医院被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高达10.6亿元。
什么是药品追溯码?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药品全品种生产流通使用过程追溯和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并逐步实现全部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全覆盖。
通知明确,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医院也要按医保局部署接入药品追溯码。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通报了一批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就有西安公立大型三甲医院医生超量开药、违规开具处方骗取医保基金案
通知明确,药品追溯码疑点核查专项行动核查发现,该医院开具的41份处方中32份超过药品每日推荐最大剂量。如该医院医生王某为患者谭某2年内开具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2160片,按照推荐最大使用量每次150mg、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3年,超出理论用药天数300余天。经查,王某还为部分患者提供仅有自己签名印章的空白处方。
西安市医保部门已依法依规作出约谈整改,追回违规基金428.48万元,扣除违约金85.69万元等协议处理,并拟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下一步,拟对相关责任医师及涉及参保人开展进一步核查。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药品追溯码是国家为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防范非法药品进入合法渠道,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是实现药品“一物一码、物码同追”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用于唯一标识药品各级销售包装单元的代码。
目前,全国各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都在陆续推进追溯码信息采集建设工作。(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