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县医院冲击三甲!“国家队”医院力挺
据“羊城派”报道,9月2日,惠东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合作共建惠东县人民医院暨院长任职仪式举行。仪式上,来自中山一院的陈伟正式任职惠东县人民医院院长。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惠东县人民医院将积极对接中山一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制定“需求清单”与“提升清单”,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三大领域寻求突破,力争用3年时间创成“三级甲等医院”,破解群众“看病远、看大病难”的问题。
具体合作内容包括:中山一院将指导制定惠东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方案,争取五年内新增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3个,引进、培育或输送硕博人才若干人;同时,中山一院将选派优秀干部及学科带头人(副高以上职称)到惠东县人民医院挂职,全面加强惠东县人民医院医院管理、医教研、信息化、后勤等管理工作。
而惠东县人民医院则优选泌尿外科、骨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眼科、神经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等8个学科,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应专科共建专科联盟或成立分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医院下设越秀总院、黄埔院区、南沙院区,并跨区域共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贵州医院,承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
该院学科实力雄厚,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3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最高等级A++。
作为“国家队”医院之一,中山一院综合实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在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中山一院评级为A++++,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3年度科技量值与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综合)》榜单上,中山一院位列第25。
惠东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8年,最初由平山区卫生院和惠阳县工人诊所合并而成,2015年获评为三级综合医院。该院占地面积8.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7万平方米,可开放床位1200张。
目前,医院共有在职员工16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5人。学科体系完备,共设9个临床医技科室,神经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产科、新生儿科、眼科等9个专科为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近140万人次,住院患者约4.6万人次。
一批县域医院成功晋升三甲
在“强县域、强基层”的医疗发展战略推动下,一批县域医院通过自身发展与上级医院的精准帮扶,成功晋级为“三级甲等医院”,打破了三甲医院仅集中于大城市的传统格局。
2023年7月4日,太和县人民医院以直属附属医院模式并入皖南医学院管理体系。据官网信息显示,该院成立于1949年,现设有三个院区及12家紧密型医共体分院,编制床位1980张。医院拥有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该院成为安徽省首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在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前20%,获评A等级。
2024年8月8日,太和县中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该院始建于1958年,早在2012年就已跻身全国县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截至2024年,其年门急诊量已达120.8万人次,出院患者7.8万人次,年手术量2.7万台。医院现已形成“一院五区”的发展格局,总占地400亩,编制床位170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另设医养床位600张,固定资产总值达5.9亿元。
2023年12月,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批复文件,正式同意德江县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创建于1956年,总占地26.4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000张。共设32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及26个职能科室。在学科建设方面,拥有1个国家级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和14个市级重点专科。
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文确认博白县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始建于1934年10月,占地面积约3.9万平方米,设临床科室34个、医技科室8个,编制床位970张,实际开放1200张,全院职工2137人。学科实力方面,拥有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15个市级重点(含培育)专科,以及1个市级医学研究中心。
2021年4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0年度新晋等级医院评审结果,岳池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成立于1940年,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1100张,设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11个。老院区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城东院区规划总占地248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97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100张,二期将建设医养中心。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千县工程”等县域医院能力建设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大城市顶尖医院通过托管、共建、专科联盟等形式“下沉”优质资源进行精准帮扶,县域医院的综合实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提升。不仅在床位规模、设备硬件上快速扩容,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技术上实现飞跃。未来,在政策和人才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疗地图上或将涌现出更多县域三甲医院。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