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神经外科论坛在沪举行,共探“一带一路”医疗交流新路径
当前,“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伴随“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中国医疗领域正通过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标准共建的创新模式,将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
9月13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来自日本、韩国、印尼、阿联酋及中国的神经外科领域权威专家齐聚浦江之畔,围绕微创技术革新、复杂病例诊疗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促进沿线国家医疗协作注入新动能。
跨国智慧碰撞 聚焦技术前沿
神经外科是外科领域中技术最复杂、知识最密集的前沿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救治效果与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论坛以“神经外科精准诊疗与国际协作”为主线,日本大阪市公立大学大畑建治系统阐释颅底脑膜瘤手术的精细化操作体系;韩国延世大学Yoon Ha基于老龄化社会背景,提出脊柱手术风险分层评估新标准;印尼艾尔朗加大学Asra Al Fauzi分享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显微外科应急策略;阿联酋谢赫沙赫布特医学城Waseem Aziz全景解析中东地区神经外科发展现状;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霍峻峰也在论坛上展示了冬雷特色的钻孔微创技术在脑部多类病变中的创新应用。
手术实战演示 彰显中国方案
论坛手术演示环节,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张学军教授团队展示了“神经内镜脑深部病变切除术”,该技术具有毫米级操作精度、最小化组织损伤的特点,引发了与会专家对中国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浓厚兴趣。
“中国神经外科历经多年发展,已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创新策源地。”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刘卫东指出,中国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微创手术体系构建、复杂手术精准化、围术期快速康复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球脑健康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截至目前,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也已为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国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神经外科诊疗服务,其中包括从中东、美国、加拿大远道而来的患者。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在国际化服务与专业技术领域的能力,也显示出海外患者对中国高端医疗水平认可度的不断提升。
深化国际协作 服务健康丝路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神经外科专家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各方围绕神经外科技术标准化、跨国医疗资源共享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院长宋冬雷认为,持续深化此类务实对话机制,对提升区域神经疾病诊疗水平、促进全球脑健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中探讨的微创化、精准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与我国脑科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方向高度契合。”宋冬雷表示,“医院将持续搭建跨境医疗学术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医疗能力共建。”
未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将积极落实论坛成果,与各国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常态化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机制,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