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又一专科医院主动降级,转型综合!

来源|看医界 2025-10-09 11:18:36

又一家二级专科医院即将转型为一级综合医院。


近日,新乡仁爱妇产医院官方账号发布《关于新乡仁爱妇产医院歇业的公告》。公告透露,鉴于市场经济下行压力、生育率持续下降以及医院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院近两年来连续出现亏损,运营难以为继。经医院管理层多方努力与积极争取,现已成功达成融资兼并协议。



未来,医院将由二级专科医院转型为一级综合医院,继续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为确保新医院业务的全面展开,投资方决定对医院进行歇业并重新装修。歇业时间自2025年10月1日起,预计为期三个月左右。



官方资料显示,新乡仁爱妇产医院成立于2007年7月,是一家非公立营利性二级妇产专科医院。医院核定床位58张,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设有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内科、中医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和住院病区,医学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室、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一批专科医院加入转型行列


据《看医界》了解,在少子化浪潮影响下,妇产专科医院转型为综合医院已渐成趋势。


3月10日,西安慈爱妇产官微发布消息称,西安慈爱妇产医院正式转型为综合医院,并更名为“西安碑林慈爱医院”。升级后的慈爱医院,除了妇产科,还设置急诊室、内科、外科、医疗美容科、皮肤科、儿科等多个科室。


2024年12月,三明福兴医院发布停诊公告,宣布全面停诊并进行医院转型工作。这家原名“三明福兴妇女儿童医院”的二级妇产专科医院,曾规划总投资1亿元,于2020年3月正式开诊,当时设有妇产科、儿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妇儿科的模式逐渐受限。2023年3月,该院便启动了综合医院转型计划,更名为三明福兴医院,并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体检科、成人接种门诊、眼科、耳鼻喉科和中医科等多个科室,进一步拓宽了医疗服务范围。


2024年8月,京伦妇产医院也加入了转型大潮,正式“官宣”转型为二级综合医院。据悉,该院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设有351张床位。转型后的医院仍然以妇产科为核心,但不再局限于此,而是大力引进其他专科资源,打造涵盖内科、外科、精神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医院,以更全面的医疗体系服务患者。


其他专科领域的医院也在推进类似转型。


前不久,据江西省卫健委公告,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三级骨科医院)拟变更为二级综合医院,新增多个诊疗科目。该院是一家三级骨科医院。医院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医院前身是南昌曙光手足外科医院,2017年,经批准设置为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并升级为三级专科医院。


2025年5月,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公告,医院正式更名为重庆仁品医院,完成从三级耳鼻喉专科医院向二级综合医院的转型,据悉,该院2016年获批启动,2018年开诊,总投资5亿元,开设床位300张,是重庆市渝中区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转型背后:市场竞争、医院管理模式升级


业内分析认为,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转型的浪潮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


首先是患者的多元化医疗需求。据悉,在以往的医院发展模式中,“大专科、小综合”一度被推崇,但随着患者需求的升级,该模式也面临升级。


现代医院管理专家、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刘卫东曾公开表示,“‘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值得商榷”。他指出,患者往往带着复合症状就诊,单一专科难以覆盖所有潜在需求,“大专科、强综合”可能是更优的发展模式,即拥有核心优势专科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综合诊疗能力,以支撑核心专科并实现系统化发展。


当然,更为现实的还有市场竞争压力。对某些专科领域,如转型案例中较多的妇产专科医院为例,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如出生率下降)导致市场容量收缩,单一专科模式面临增长瓶颈和更激烈的竞争。转型综合医院有助于拓展服务范围,吸引更广泛的客群,分散经营风险。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综合医院模式在人员、设备、空间等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上更具弹性,并且综合医院牌照在业务拓展上限制相对较少,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空间。


一位原本计划举办专科医院却因为政策只能举办综合医院的投资者,向《看医界》“庆幸”当年拿到的是综合医院牌照。他表示:综合医院并不影响发展品牌专科,但专科医院直接发展其他专科往往困难重重,不少专科医院甚至选择直接注销,再改名申办综合医院。(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