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院”恢复冠名后,与华山合作医院揭牌!
据“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官方订阅号消息,11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市二院合作医院揭牌仪式在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两家医院的深度合作正式落地。

黄浦区领导、双方医院负责人及区卫健委相关领导均出席揭牌仪式。
据悉,本次合作两院将率先以口腔科、泌尿外科作为首批合作科室,通过专家下沉常态化、诊疗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长效化、科研协同实质化等合作模式,提升专科诊疗水平、打造区域特色专科品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表示,华山医院在泌尿外科、口腔科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顶尖的专家团队,同时在神经外科、皮肤科、运动医学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优势和特长。此次合作将通过技术平移、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助力市二医院专科能力全面提升,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具体来说,根据协议,华山医院将定期派遣资深专家至市二医院开展专科门诊、疑难会诊及复杂手术示范,实现技术平移。同时,通过“师带徒”机制,为市二医院培养专科骨干力量,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此外,双方还将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与远程诊疗平台,实现医疗资源高效互通与患者有序分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是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医院,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现代医学人才。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华山医院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医教研中心之一。目前核定床位3142张、研究型床位450张,临床医技科室44个。现有总院、浦东、虹桥、宝山等多个院区。

医院拥有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神经外科、手外科、皮肤科、泌尿外科、感染科等20个专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近年年均总门急诊量逾60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20万人次,手术10万余人。
相比之下,“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名号并不算普及,该院今年3月才正式恢复该名称,此前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简称“九院黄浦分院”)。
但实际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样历史悠久。院内展出的资料显示,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创建于1904年,原名“上海医院”,是国人在沪上创办的第一所中西医并治医院,曾获国家级百佳医院、全国规范服务十家示范医院等荣誉。

另据公开资料介绍,医院总占地面积26.1亩,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医院核定床位700张,内设临床医技科室40余个,职能科室16个。
2020年3月,医院获得上海市卫健委第一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认定,2022年10月被确定为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辅导类试点单位,先后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1904年建立至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名称几经修改。1916年,医院改名为“公立上海医院”。1934年医院划归上海市卫生局管辖,更名为“市立上海医院”,后几度更名,1949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年,因区划调整,黄浦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医院与当时的黄浦区中心医院、黄浦区传染病医院“撤三建一”,成立新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为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原卢湾区妇幼保健院一并归入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合迁建并冠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2025年年初,为更有力地推动区属公立医院能级提升,全力打造高质量区域医疗中心,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恢复“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冠名。
在今年3月的揭牌仪式现场,上海市卫健委主任曾闻大翔表示:希望市二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市卫健委建设“顶天、强腰、立地”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黄浦区丰富的市级医疗资源,与三甲医院深度合作,借鉴先进医疗技术和科室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联手,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持续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黄浦区和周边的人民群众提供可及、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