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顶级大三甲医院成立专科“院中院”!

作者|柒小略 来源|看医界 2025-09-02 11:42:33

据“浙大二院”发布的消息显示,浙大二院肝胆胰医院成立,原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担任肝胆胰医院院长。


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与医院同时创建于1869年,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是我国肝胆胰外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并在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作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位列全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以及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前十。


据悉,科室现有7个病区,床位200余张,医护人员180余名。年手术量近7000台,业务涵盖肝移植及儿童活体肝移植、复杂及危重症肝胆胰疾病多学科联合(MDT)诊治等。


人才及科研方面,由学科带头人王伟林教授领衔,团队拥有欧美英法外科学院四院荣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优青”专家等人才队伍。


近年来,王伟林教授团队在Nature、AdvSci、Theranostic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主编《外科学》、《肿瘤学概论》等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这一由医院内部设立的具有独立品牌、专注特定专科或服务领域的医疗中心,也被业界称为"院中院"模式,近年来,不少医院都开始探索这一发展模式。


2019年9月,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申请,杭州市消化病医院成立,据悉,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97年,自2002年起一直是杭州市重点学科,2022年1月,“杭州市消化病医院”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挂牌。


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获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立,成为江西省首个“院中院”,目前南大一附院骨科医院已经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东湖院区、象湖院区共开放13个病区、636张病床。


2022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一口气官宣成立5大“院中院”——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据悉,这五大学科均为该院的优势学科,医院期待以“院中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医院优势学科,打造特色学科群。


该院院长王高华表示,这5个“院中院”基本以人体器官和系统为中心设置,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为核心组建,具有专科实力和特色,在技术、人才、平台、品牌上拥有明显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说,“院中院”模式是重点专科的升级,不仅是公立医院,大型民营医院也开始探索。2023年4月,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成立,胆石病医院依托于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同时也是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重点专科,是湖北省内胆囊疾病单孔手术量较多的医院。而医院院长胡海教授是我国知名胆石病专家,有“胆囊王”之称。


2025年7月,武汉市第六医院官微介绍显示,医院建设中的康复医学“院中院”将于2025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介绍,采用“院中院”模式,创新学科设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动优势专(学)科品牌升级的关键,也是落实医院特色化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在县域,“院中院”模式也有探索案例。2025年3月17日,温县人民医院召开院中院建设座谈会,拟以“院中院——心血管病医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据了解,“院中院”这一模式为温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就在不久前,焦作市卫健委公布了2025年焦作市临床重点专科名单,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入选。该院官微宣传介绍称,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科室勇攀技术高峰,成功引进并常规开展多项高精尖技术,显著提升了复杂、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多项技术填补了县域空白。(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