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上海大三甲医院全国布局医联体!积极牵手社会办医

作者|柒小略 来源|看医界 2025-10-14 14:33:04

又一民营医院成为上海市东方医院医联体单位


2025年10月11日,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与邳州东大医院医联体暨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揭牌仪式在邳州东大医院举行,这家苏北民营二甲综合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市东方医院医联体单位。



邳州东大医院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徐州市代管),成立于2005年,2020年6月加入远东宏信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远东宏信医院集团成员机构。医院现有可开放床位800张,有 25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近800人。


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刚表示:东方医院神经内科是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脑卒中救治中心,在脑血管病、神经介入、认知障碍等疾病的诊疗与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未来会大力推动两院在神经专科领域的深度协作,支持邳州东大医院建设高水平卒中中心,提升急性卒中救治效率,让邳州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与东方医院“同质化”的神经专科医疗服务。


据介绍,此次医联体建设聚焦三大核心:技术共享——引入东方医院神经介入、卒中救治等先进技术,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人才共育——通过专家会诊、传帮带教,打造高素质医疗团队;服务同质——优化远程门诊会诊、远程手术指导等技术支持。


积极与社会办医合作,最“开放”的公立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780张,临床和医技科室60余个。拥有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心血管病、急诊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近20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2023年门急诊人次逾300万。


在国家卫健委三级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全国1227家三级医院中,东方医院排名第76位,评级为A+;2021年度综合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58位,五年综合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57位,均进入上海十强,17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



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近年来大型公立医院建立医联体单位的做法非常普遍,而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联体建设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机构更多、范围更广,也积极与社会办医机构合作,且合作形式也不限于紧密型医联体。


今年6月14日,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与南通瑞慈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揭牌成立“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通瑞慈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将对南通瑞慈医院实施全面管理,输出医疗技术、管理模式和品牌影响力。



瑞慈医疗集团总裁方宜新董事长表示:此次与上海市东方医院达成管理、学科建设等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相当于在南通“复刻”东方医院,较以往与上海学科分散合作实现系统性跨越。


今年3月9日,东方医院与南京江北医院医联体揭牌仪式举行。医院公开报道称,此次合作将通过搭建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专科医联体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医院在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服务水平。


南京江北医院的前身是1934年创建的永利铔厂卫生院,后曾更名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医院(南化医院)。1997年增挂“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院牌,2021年更名为现名。医院于2016年纳入德驭医疗管理集团运营管理,从而转变为一家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医院的技术输出不仅限于与跨区域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也与高端私立机构建立了技术共享合作平台。


据“上海和睦家医疗健康闻”消息,今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与上海和睦家浦东院区联合体验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和睦家新城医院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签约医疗联合体。双方将以医疗联合体为平台,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医疗服务提升。


报道称,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持续深化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推进癌症早筛早治事业发展。


构建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广泛医联体网络


相比与社会办医机构之间的医联体合作,上海市东方医院与公立医院合作建立的医联体网络则更为庞大。


在去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东方医院医联体大会上,东方医院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5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医联体已覆盖12个省份、32家医联体成员单位、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尽管官方尚未公布今年最新数据,但根据近一年来的媒体报道推测,这个数字显然还在增加。


据北安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今年8月左右,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市东方医院签订 “远程医疗”医联体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Med-Go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在湖北省,2024年8月21日上午,上海市东方医院与随州市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双方将着力构建人才培养、业务指导、信息支持、一体化服务等四个“绿色通道”,实现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同一天下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市东方医院举行医疗联合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4年8月24日,鄱阳县(江西省)与上海市东方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宣布建立紧密型医疗合作关系,依托东方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信息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鄱阳县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此外,东方医院还与位于贵州省的铜仁市人民医院、德江县人民医院;位于江苏的南通第三人民医院、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射阳县人民医院、高邮市人民医院;安徽的青阳县人民医院等全国诸多省市的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合作。


东方医院全国范围的医联体建设,精准契合了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的核心医改方向。对患者来说,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上海三甲医院的技术和服务,减轻跨省求医的奔波之苦和经济负担。


对合作医院来说,紧密型医联体合作不仅是派专家做手术,更是顶尖三甲医院整套管理体系、质量标准和医院文化的深度植入,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而对东方医院这样的“输出医院”来说:通过医联体模式可以让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留在本地,从而让医院专注于疑难重症诊疗、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回归三甲医院使命。


此外,广泛的医联体网络也为医院在临床研究和数据收集等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这种跨区域合作模式,也有利于提升东方医院在全国的品牌声誉和领导地位。(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