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主动申请注销!医保严管加速医院淘汰潮
一家民营骨科医院注销执业许可证
近日,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公告,同意注销襄汾北众骨科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公告显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经襄汾北众骨科医院主动申请,决定注销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公告之日起,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再以襄汾北众骨科医院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这家被注销执业许可证的医院,在公告一个月后,出现在了临汾市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医药机构名单中,成为解除医保协议的13家民营医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8月,临汾市医保局曾通报过一批医保违规的医疗机构,其中,襄汾北众骨科医院就因存在违规行为,被医保局处罚。
经查,该院存在“串换项目收费、不规范诊疗、超限用药”等违规行为。医保部门根据《襄汾县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相关规定,扣违规金额19.8万元,并处1倍违约金额19.8万元,共计39.6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9月,临汾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设置襄汾北众骨科医院的公示,拟设类型为二级专科医院,编制床位50张,开放床位90张。
不适应医保新玩法退场
成立不过6年时间,襄汾北众骨科医院就从开业走到了注销执业许可证的地步,医院的遭遇,实际上是近年来不少中小型民营医院的共同遭遇。2018年适逢国家医保局成立,雷厉风行的医保监管手段,大刀阔斧推进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不少中小型医疗机构很难适应,在规范当头的要求下,不少医疗机构被出局。
知名医改专家、看医界专栏作者徐毓才表示,活不下去的医疗机构有很多相似的“困境”。
一是自己没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吸引患者独特的技术、特别的服务、优质的医疗资源、良好的经营管理。
二是两只眼睛只盯着“办医院诊治病人”,在能力不行的情况下,努力制造病人,永远走不出越陷越深的泥潭,最终无法摆脱关门的命运。不能面对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健康服务需求,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道路。
三是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剧烈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医保改革的步伐,药品集采价格大降,靠药难以获利,基金监管越来越严,企图靠耍小聪明套取医保基金再也没有可能,DRG/DIP快速推进,不掌握医院经营管理新玩法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医保基金支持,有的甚至连续亏损,最终导致医疗机构运营日益艰难。
丁香园撰文称,此前曾有多次参加国家飞行检查的人士向媒体表示,民营小型医疗机构是欺诈骗保的“重灾区”,可以说“一查一个准”。一定程度上由于低等级民营医院投资水平低,追求回报意愿强烈,但医疗水平、人员设备相对薄弱,少有患者主动就医,因此容易诱发骗保行为。
“如今,面临集采与DRGs/DIP的浪潮,未能掌握核心科技的‘小民营’率先被拍在了沙滩上。”
随着医保改革的风起云涌,基金监管逐步走向法治化、智能化、协同化和常态化,同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也快速推进,其结果是一些以为办医院可以获得医保报销的人的“美梦”迅速破碎。
而对于按病种付费的极度不适应,让小散乱的民营医院突然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很多小型民营医院大多生存艰难,悄然关门歇业。(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