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中国非公医疗,竞争力决定生存与发展!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正在迎来第二波春天”,4月10日,由西门子医疗主办的主题为“打造新形势下的‘竞争力’”非公医疗领袖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随着未来公立医疗属性定位于基本医疗和公益性,中国医疗行业将迎来巨大变化,而这将是非公医疗的行业机遇。
中国非公医疗格局正迎巨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7万个,比上年增加3.7万个,其中医院3.8万个,比上年增加1379个,医院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
虽然数量占比已经远超公立医疗机构,不过诊疗服务占比却并不容乐观。从诊疗服务量来看,202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5.6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3.5%),民营医院诊疗人次7.0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6.5%)。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五项医疗改革制度,包括医务人员年薪制、医药集中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药反腐、允许外商独资办医院,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公立医疗将迎来巨变,非公立医疗的医疗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将得以通过改革释放出来。相信不久的将来,非公立医疗的医疗服务总量将能从百分之十几提升到30%以上,甚至更高。”郝德明对于非公医疗行业的未来信心十足。
对此,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也认为,未来医疗服务的格局,无论是医疗服务端还是支付方,都会越来越多元化,以让整个医疗服务更加完善。公立医疗承担的责任和民营有所不同,在公立保障基本,而高端、自费由民营补充。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对于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的崛起,就医需求多元化,社会办医正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释放非公医疗竞争力?如何让非公医疗也能接得住大病、复杂疾病的诊疗?在西门子医疗非公医疗领袖峰会上,多家品牌医院的医院管理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打法。
突破之路:专科差异化发展成趋势!
以肿瘤学科为例,君心肿瘤医生集团创始人CEO杨军介绍,肿瘤学科是对医院管理层最大挑战的一个专科,“不同于一些单一学科就能把疾病治疗好的学科,肿瘤需要综合学科处理,肿瘤病人需要外科、肿瘤内科、放疗和影像、病理等多专科协作,医院就需要提升管理能力,搭建多个专科整合成肿瘤学科群。”
同样定位肿瘤学科的美中嘉和集团与高博医疗集团,在专科差异化方面走出了不同的路。
美中嘉和集团副总裁、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总经理、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总经理张澄宇介绍,美中嘉和在专科差异化方面,体现在将肿瘤放疗纳入到重点发展的学科,定位高端放疗。而高博医疗集团CEO郑晓宇则表示,在肿瘤方面,最近几年来,新技术、新产品、新研发不断出现,选择和产业创新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也是一种创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的肿瘤专科也是医院重要发展方向,医院院长刘文胜介绍,医院开业十年,肿瘤专科仅用了5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营医院要利用优势打造学科平台,从国际视野来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很好,生物治疗、靶向用药的临床使用都在迎来转变。”
刘文胜介绍,医院肿瘤专科在差异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西门子医疗的大力支持,“从医学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除了提供产品,还提供了更广的、更宽泛的完整解决方案。”
作为从事20多年医疗管理咨询工作的老兵,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张琨认为,未来几年民营医院管理要面临重大挑战。“伟大的医疗机构都是从最困难的过程中走过来的,提升能力、打开认知至关重要,原来我认为西门子医疗是一个设备供应商,如今变成全方位组织方案的提供商和价值创造的伙伴。除了领先的医疗设备与技术,还提供人才经营管理、学科建设全方位的服务。”
相较公立医疗机构,非公医疗机构如何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优势是发展必解的一道难题。西门子医疗通过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创新精准的诊疗技术和以疾病为导向全流程产品解决方案助力非公医院打造一流学科和专科品牌的差异化优势。
逐浪非公:品牌建设成为必选项
会上,随着社会办医进入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品牌建设变成一个必选项,成为了医疗机构生存和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来建设非公医疗品牌呢?
不同于一般行业,医疗行业周期长,不可控因素较多,冬雷脑科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冬雷脑科医院首席运营官、冬雷健康总经理董法廷认为,医疗品牌建设首先是要积累,“冬雷脑科成立十年,从医生集团到医院,品牌努力的方向就一直没有改变——技术走在前沿,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有温度,医疗收入规范,按照这4个维度去坚持。”
除却积累,还要有重点。董法廷介绍,学术品牌是非公医疗机构能够弯道超车的契机,找到自身的优势,打造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要做好质量,二要坚守,用熬的心态打造品牌。”
辽宁方大总医院董事长王平也认为,分析医院的真正实力,扬长避短,差异化发展有利于医院品牌的建立。在实际医院运营中,医院品牌体现在患者口碑上。王平表示,作为东北区域一家超大规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让东北人不出家门,就享受北上广优质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就是医院定位。
王平表示,要做最好的医院,除了人才和技术要对标顶级,医院设备也一定要配备全世界最先进的,目前,方大医院的手术室,由西门子医疗提供设备与服务,可以说是民营医疗中最先进的。
全景医学影像联合创始人、总裁居培明认为,医疗品牌和教育一样,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保持住医疗质量和安全发展规范性基础上,不断的进一步提高。
优质资源同样也是品牌价值的体现。西门子医疗所倡导的“价值合作”中,包括围绕“效率提升、人才培养、患者体验”三大维度的运营管理指导和相应解决方案,助力非公医院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为当地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外资办医正当时,非公医疗迎来高质量发展
在外资办医政策的鼓励下,国际化医疗也成为非公立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西达塞奈国际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孔亚玮以《西达塞奈医学中心:医学创新的国际趋势与全球视角》为主题,分享了全球顶级医院,系统化发展模式的经验。
会上,嘉会医疗管理执行委员会主席项乃强,新风医疗、和睦家医疗首席财务官原太生,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香港希玛医疗集团执行总裁、联合创始人李肖婷,美的和祐医院副院长、和祐肿瘤医学中心主任、和佑质子重离子中心主任陆嘉德等也就外资医疗机构和国际化医疗服务进行了分享。
“民营医疗的另一个角色是逐浪者,在逐浪过程中,必然会留下高质量的,淘汰低质量,非公医疗床位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医生水平越来越高,提供的设备和技术也更加多样化。”王皓表示。
在这个基础上,西门子医疗通过不同层次的产品、不同层次的赋能,让非公医疗除了服务,还能承担看大病、看复杂疾病的任务,“只有非公医疗的蓬勃壮大,才会达到最终医疗改革的目的,让多层次、多方位的支付,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给全民提供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这是我们的赋能。”谈及中国非公医疗的未来,王皓语气坚定。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