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甲医院投资1.3亿改造病房,床位却减少100张!咋回事?
百年老三甲病房升级改造,床位数量却减少了
投资1.3亿改造修缮医院病房,床位数量却减少了,这是咋回事?近日,江西省发改委批复了江西省人民医院爱国路院区病房改造提升项目,批复显示,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构建高品质的就医环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意该项目建设。
批复信息透露,江西省人民医院爱国路院区的综合病房楼南楼、北楼以及二部病房楼将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改造完成后,病房床位数为1002床,修缮后减少床位数106床,其中,单人间病房94间、双人间368间、三人间54间以及ICU床位数10张。
此次改造后,双人间病房比三人间多出高达300余间,这将极大增强病房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越的医疗服务体验。据悉,该改造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资金来源为医院事业收入,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省人民医院又名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百年老院,创办于1897年,作为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医院现有爱国路院区和红谷滩院区2个院区,开放床位2764张。
医院改造后病床却缩减了,这在目前扩院区、增床位的现象下显得有些“另类”,但实际上,大医院“悄悄”缩减病床数量、优化住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举措,近年来也并不罕见。
就在今年6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住院部大楼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搭建。通过优化病房空间布局,病房区的2-3人间占比将从73.98%提升至82.28%,更好地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而政策层面也在鼓励这一升级。今年9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消息,安徽省正在推进老院区基础设施改造,推动公立医院住院设施提档升级。预计到2027年,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3人间病房比例超过80%。
在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方面,安徽省将优先支持医院将具备条件的四人间及以上病房改造为二人间或三人间,鼓励具备条件的医院适当增加单人间比例,推进适老化、便利化改造,优化病区内部流线布局和医院停车设施,提升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今年4月,广东省也印发《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备设施迭代升级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等)实现二、三人间病房占比80%以上,新建医院二、三人间病房占比90%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知名医改专家、看医界专栏作者徐毓才认为,由于近年来很多医院规模扩张,一些医院病床已经出现过剩,提升改造有了必要。加上多人间大病房已经不适应当下病人住院需求,同时收费标准也太低,应该升级。徐毓才推测,这种思路会推广至全国。
病房升级成趋势,医院如何精细化管理?
医院管理专家、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刘卫东表示,政府重视患者就医环境,无疑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作为在日本医院有多年管理经验的院长,刘卫东对医院环境升级改造以及精细化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医院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既不浪费资金,又打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非常重要。
刘卫东介绍,多人病房在国外也很常见,毕竟不是所有医院和患者都能负担独立病房的成本和费用。但无论是四人间还是两人间,在病房内部打造比较私密的空间尤其重要,例如使用移动的挡板或者链子彼此隔开,既节约成本又能满足私密空间的需求。例如在日本,有些医院病房会在每个床位配备一台电视机,患者可以通过耳机观看节目而不影响其他病人。
实际上,病房环境的升级不仅在于物理空间大小,合理的空间设计、精细化的管理同样重要。刘卫表示,无论是几人病房,卫生间的干湿分离都非常重要,否则一个人在用厕所时其他人就无法使用洗水池,这在多人病房里会造成很大不便。
提供住院患者的收纳空间也很有必要,刘卫东表示,由于过去医院提供的收纳空间非常有限,很多病房都显得杂乱,医院如果提供更多柜子之类的收纳空间,对患者和家属来说会更方便,病房环境也更加舒心、整洁。
此外,还有洗衣服及衣服晾晒的问题。刘卫东建议,医院可以配备专门的洗衣房,让患者及家属投币洗衣,这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以节约医院水资源。当然,医院作为特殊的场所,洗衣机的消毒很重要,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考虑到中国人洗衣服不习惯烘干而习惯晾晒的特点,刘卫东则建议医院提供专门的晾晒空间,并在衣服上标注好房间和床号,避免患者将衣服在床头、病房、卫生间甚至走廊里到处挂,影响医院整洁。
除了病房空间的改造,提供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交流的公共空间也很有必要。刘卫东表示,过去中国的老病房里,入住一个新病人或者有人探病的时,就会打扰同病房其他患者休息。医院如果可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专门的公共交流空间,让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喝咖啡、子女陪着老人一起聊天吃饭,将会带来很好的体验。
把升级空间扩大到整个医院,考虑到患者住院、检查的便利性,医院还要注意各大楼之间的连接。刘卫东表示,过去很多医院的楼与楼之间没有连廊,患者去其他楼栋里做检查就可能经受日晒、雨淋的困扰,尤其对于行动不便比如坐轮椅的患者,升级医院连廊以及无障碍通道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门诊的改造。刘卫东表示,中国的公立医院、尤其大型公立医院门诊等候量非常大,导致公共空间十分拥挤。早在做公立医院院长时,刘卫东就曾设想过将医院附近的咖啡馆等空间扩展成为医院的等候场所。
“有医院IT系统的支撑,这在技术上很好操作”刘卫东介绍,类似大众点评排队叫号系统,患者在医院签到后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询到自己前面的排队情况和预估时间,如果还有很长的等候时间,患者无需一直留在医院门诊,可以去医院周边的商圈、咖啡馆、便利店等场所逛一逛,收到临近的提示后回到门诊,这样可以缓解门诊到处都是人的拥挤状况,减少医院公共空间的管理成本以及交叉感染的危险。
刘卫东介绍,医院完全可以和周边的商圈联动,不仅有利于让门诊患者按预约分批进入医院,减少公共区域的拥挤和脏乱,顺便还可以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和消费发展。“如果患者进去的一家医院安静又干净,马上就会有一种被尊重的高贵感,那么同样也会更加严肃的对待医院和医生,从而提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