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风向标!大医院分院区控制在3个以内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2025-02-26 10:05:14

风向标?大医院分院区不超3个


据大河健康报援引河南省卫健委消息,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出,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全省三级医院设置规划。各医院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新建医院单体床位规模严控在1500张以内。


消息称,千人口床位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不再新设公立医院、不再核增公立医院床位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严格审慎控制床位规模。


确需新设医院或分院区的,所需床位应从区域原有床位数中调剂,并为社会办医规划预留床位空间。市、县两级公立医院新建院区或者改扩建病房楼超过500张床位的,一律实行省级提级论证。床位使用率偏低、服务量不饱和的二级医院,应主动核减床位或转化功能增加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精神卫生等服务供给。


同时,严禁公立医院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举债建设。


据看医界了解,河南省卫健委这一提法,并不是首次。2023年12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河南省公立医院分院区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提出,符合条件的省、市级医院原则上举办分院区不应超过3个;县(市)级医院举办分院区原则上不应超过1个。


河南两大医疗航母均进入一院多区


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院五区’模式备受关注。然而,这一模式与新规中‘分院区数量不超3个’的要求存在冲突。据了解,郑大一附院的五个院区,除了本部河医院区及郑东院区为初建项目,后面的三个院区,均为合并及接手项目。


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河南省眼科医院)正式合并到“全球最大医院”,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个分院区——惠济院区,也称北院区,正式成为郑大一附院医院集团组成部分之一。官网资料显示,北院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9万M2,病区17个。


2021年10月,郑大一附院南院区正式开诊。据了解,南院区的前身为河南省省立医院,医院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规划床位2000张,但由于经营遇到困境,欠债3.4亿面临停摆,2021年9月3日,河南省省立医院召开变更管理主体交接会,管理主体变更为河南省卫健委,郑大一附院接管。在全面接管该院后,郑大一附院床位规模达到1.2万张。


而西院区所在地,是最早规划建设的郑州朗辉医院,该医院在2017年是郑州市中原区第四批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2024年7月,西院区正式挂牌,郑大一附院进入一院五区时代。据大河健康报报道,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医护人员均由医院统筹选派,开设15个病区共600张床位。


就在业界聚焦郑大一附院一院五区的格局时,河南省另一医疗航母——河南省人民医院,也已经进入到了一院四区时代。公开资料显示,河南省人民医院已构建形成了实体医院与互联网医院同质化发展,以纬五路院区本部为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东院区、新乡平原北院区、航空港区南院区为一体的多院区高质量发展格局。


专家建议:一院多区六大问题需警惕


业内人士认为,河南省此次重申“大医院分院区控制在三个以内”,为公立医院的扩张划定了边界,然而,如何在控制规模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如何平衡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的发展,仍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郑大一附院等已形成多院区格局的医院,如何在政策框架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将成为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前,知名医改专家、看医界专栏作者徐毓才曾撰稿表示,在允许“一院多区”政策支持下,作为医院管理及相关部门,在准备建设一院多区时,也要仔细思量一下可能会遇到的六大问题,做好更充分和完善的预案考量。


一是负债问题。尽管国家明确在一院多区建设中禁止举债,但根据既往经验,几乎所有的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都会贪大求高,因此举债方面要思考清楚。


二是运营问题。由于规模太大,多院区的统一管理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曾有研究认为,医院的规模要适度,认为床位在800到1200张效益最佳。一院多区要做的是优质资源扩容,而不是稀释摊薄。一旦实施一院多区被拆分之后,可能会面临稀释摊薄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考量的。


三是费用可能会上涨。新医改以来,国家为了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十多年持续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一方面补供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立医院床位快速增加,一方面补需方,连续增加医保补助资金,尽管个人支付比例有所降低,但群众就医费用也有所增加,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同步增长,年住院率也成倍增加。而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建设,规模扩张之后,如何避免医疗费用继续上涨,也是需要考虑的。


四是医保控费压力或将增大。一方面,因为医保本身专业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要做好DRGs,必须大医院配合,当大医院在一院多区和医联体模式下,或者在DIP模式下,将众多医疗机构都变成一家人,形成了一块铁板之后,医保的强势可能会失去威猛。面对航母级大医院,医保能不能管得住?


五是社会办医空间问题。随着公立医院一院多区的次第建成,一些社会办医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面临问题。


六是分级诊疗推进方面。在优质医疗资源本来就短缺的情况下,一院多区建设虹吸病人、虹吸医生的力度将更大。分级诊疗所期待的“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局面是否能形成,也需要思考。(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