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门诊量增加136万!安徽版“郑大一附院”要来了?
门诊量一年增加百万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新开了一家大医院。
最近,安徽部分医院发布新春贺词,披露2021年运营数据。
其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量实现“百万级”增长,年门诊量增加136.17万人次,达到585万人次,创造了近5年来门诊量增加之最,在门诊量上成为省内第一。放眼全国医疗机构,年门诊量实现“百万级”增长也并不多见。
目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有4个院区。医院现有开放床位4990张。
“强省会”医疗机构先强
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量347万人次。2018年为422万人次,2019年为500万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门诊量略微下降为448.83万人次。2021年,则巨增为585万人次。
在出院病人数量和手术台次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作为省内另一家龙头医疗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运营数据同样亮眼。年门诊增长80.7万人次,出院病人次增长5.5万,手术台次增长4.42万。
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年度门诊人次501.3万,出院病人次26.5万,手术台次13.48万。
2021年,年度门诊人次582万,出院病人次32万,手术台次17.9万。
省会合肥其它医疗机构如何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门急诊180万人次。2020年,门急诊量则为176.48万人次,出院人次9.86万,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32天,病床使用率95%以上,手术台次5.7万,三四类手术占比71.18%。
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量234.1万人次,出院11.4万人次,手术5.6万台次。
省会城市医疗机构门诊量的变化,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环境变化:强省会战略及合肥人口的变化。
得益于强省会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合肥人口数量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366.79万人,截至2020年,合肥人口达937万人,占全省比重为15.35%。
安徽版“郑大一附院”?
1年内新增2个三级院区
最近,安徽卫健委官网《关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变更名称的行政许可》显示,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注销,增加名称: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前身为安徽省建医院,1958年成立。2008年12月整建制划转至安徽医科大学管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为三级医疗机构。
2018年8月26日,医院新院区开诊,形成“一院两区”发展格局。新院区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按照现代化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要求和标准建设,一期开放床位1000余张,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落户于此。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官方信息显示,2021年全年门急诊人次较上年增长76.39%,出院人次较上年增长21.31%,手术台次较上年增长39.95%。
参照相关资料推算,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年诊疗量预计为80万左右。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而言,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加入“,将会使整体规模更上一层楼,也将增强医院在传染病领域的实力。
此外,2021年7月29日安医大一附院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接管肥东县人民医院协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肥东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
一年之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增加了2个三级医疗机构院区。
省内医院“双龙头”
谁将成为“国家队”
随着安徽省立医院成为中科科学技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内医疗格局进入到“双龙头”时代。
在发展路径上,在两家龙头医疗机构身上先做大再做强变为“大”与“强”、“高”、“精”、“专”同步。
在规模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办院规模位居安徽省第一位、全国前十位。
医院实行“一院多区”集团化、一体化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省心血管病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组成,正在建设滨湖和北城院区。
中国科大附一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二期工程有望明年年初投入使用。
按照目前两家医院的发展速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床位规模有望突破万张,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望突破8000张。
在“国考”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位列全国第24位,安徽省首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列全国第42位,排名较上一年度提升12位。
在复旦榜单中,两家医疗机构均为“70+”位段。
不过在最新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排名全国67位,25个学科居安徽省第一,为省内唯一一家入围百强榜医院。
摆在两家医疗机构面前的任务不是成为“安徽首位”,而是成为“国家队”。
《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安徽将成立工作专班,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分中心,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争取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建成国家儿童、创伤区域医疗中心。
在“国字号”项目上,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则拥有更多的利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这是安徽目前落地的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另一个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也就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省儿童医院)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也提出了明确目标:最快速度成为30强。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四级手术总量位于全国第4,在疑难危重中方面有领先优势。
医院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目前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移植单中心。形成了以器官移植、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疑难重症救治技术,以介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
目前是全国为数不多、安徽省唯一一家拥有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小肠、角膜等全部器官(组织)移植资质的医院,肝移植技术和理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亲属间活体肾脏移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3,肺脏移植例数居全国第12。
在高端人才方面,国内外顶级医学院校高端人才受邀而至,现有特聘院士6人、特聘“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次。
短短几年时间里,郑大一附院通过“合并”迅速进入一院四区的格局,并以”大“扬名业内。
当业界还都在笑话拥有万张床位的郑大一附院是“全球最大的乡镇卫生院”时,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郑大一附院从2015年的全国综合医院排名的36位,在2020年上升到19位,五年上升17位,超越了齐鲁医院、湘雅二院等老牌知名三甲医院。
不仅如此,在华中区域的专科排名中,郑大一附院诸多专科也都位居前列。而在河南打造的6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里,郑大一附院作为脑血管医疗中心和器官移植医疗中心的建设主体单位,再次迎来发展契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郑大一附院通过规模效应对患者和人才构成虹吸效应,医院发展引业界艳羡,未来一段时间内,郑大一附院发展模式还或将被不少医院效仿。(原标题为:年门诊量增加136万,1年2家三级医院成院区,安徽版“郑大一附院”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