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医院并入省级大三甲!成为新院区
知名三甲医院添新院区!
3月17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称:山医大一院)宣布与太原煤气化公司签订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的移交接管协议。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官微
据悉,协议签订后,山医大一院除了将按上级批复和要求,有序开展各项移交接管工作外,还欲将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建设成为一家“综合门诊,特色专科”的综合性医院,并成为该院的一个新院区。
医院官网显示,山医大一院兴建于1955年,并于1957年落成开诊,历经数十载,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419张。拥有普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则是一家国企医院,据公开资料披露,该院成立于1985年,系太原煤气化公司为满足企业职工、家属和周边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在原煤矸石医务所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一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据了解,早在2017年末,为响应国企医院改制号召,山医大一院就与太原煤气化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以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为基础,充分发挥该院技术、人才优势,成立山医大一院煤气化分院,将其纳入山医大一院医疗集团,采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即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建立全门诊大专科特色医疗体系。
此次则是在此前合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在确保移交接管工作按期完成的同时,将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正式纳入自身麾下,成为医院的一部分。而随着接管工作的日益接近尾声,这家国企医院的最终归宿也将尘埃落定。
山医大一院党委书记刘春则表示,山医大一院将以此次接收工作为契机,在新院区建设上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布局,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医院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实现新院区与老院区同质化管理、同质化发展。
被三甲医院接管是个好“归宿”
据《看医界》了解,在企业医院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像山医大一院这样接管企业医院的三甲医院并不罕见。
同样是在山西,据临汾市人民医院披露,2021年11月底,临汾市人民医院就与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了临钢医院的交接协议。由此,临钢医院正式整体移交给市人民医院管理运营。
据悉,临汾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1800张。而临钢医院始建于1958年,为一所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
2020年11月19日,邯郸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在邯职工医院正式被移交给邯郸市中心医院。
2020年7月,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正式整体移交成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北方院区。
而在2019年,继铜陵市立医院于6月底完成对铜陵普济圩农场医院的接管后,12月27日,贵溪市人民医院贵冶院区正式揭牌。
据了解,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
2017年,国家六部委下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又再次重申企业医院改革任务。
到2018年3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医疗机构应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专业化机构或企业管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应予以撤并,从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医疗机构提供补贴。
在国企医院改革文件不断出台的背景下,企业改革的动作和幅度明显加快。据悉,自2002年全国企业医院开始改革以来,到2017年底,未改革的企业医院已经从7000余家变成2000余家。
然而,由于国企医院的特殊性,导致其剥离母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原定于2018年底完成的企业医院届时仅完成了90%左右,在此基础上,国家层面又增加了三年缓冲期。
截至2021年11月底,据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所办1154个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完成率达到99.6%。
其中,228个医疗机构移交地方纳入当地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59个医疗机构通过中央企业内部整合等方式,实现专业化运营和集中管理;202个医疗机构通过重组改制、托管、交由地方专业化平台等方式推进改革;360个运营困难、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办医疗机构,有序实施关闭撤销,妥善安置了医院职工。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有着相似“命运”企业医院而言,被知名大三甲医院接管无疑是一个好的“归宿”。大量优质医疗资源的加入,不仅可以提升了医院本身的医疗水平,同时扩大的知名度也让其在运营和盈利方面减少许多困难,是医院往上发展的难得机遇;而作为大三甲医院的新院区,在原本服务于企业职员和家属的同时,也能够辐射到更多的普通民众,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