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专家6年办医记:我们正在改变医疗的“味道”
医生办医是中国社会办医的新势力之一,颇受业界关注,大三甲医院专家办医院是如何经营管理医院的?近日,《看医界》医管直播邀请了知名妇产科专家、沈阳安联妇婴医院院长李辉教授,分享她6年来的创业历程和酸甜苦辣,并与全国一千多名医管网友互动交流,以下是根据李辉院长直播间互动整理:
医生办医6年成长路:要有企业家精神!
6年前,我第一次踏入民营医疗。这是我面临重大转折的一年,从公立大平台的专家转型为医院管理者、企业运营者。人才的吸引、医院安全运营的管理体系建设、员工的开支、医院的生存、财务问题、税务问题、法务问题……各种问题都要面对,让我应接不暇,每天非常忙。
成长是有阵痛的,6年下来,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长。
首先是认知成长,以前作为专家,更多是甲方思维,对医疗的认知是一个很简单的医患认知。但在民营医院做管理者时,就会发现思维的维度有很大差异,更需要换位思考,也会更站在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要全面学习。做医生的时候,只要会看病、能治病救人就可以,关注点在看门诊、做手术,了解医学专业知识。但作为管理者,尤其是院长这个角色,什么都需要懂,管理、财务、人事、运营、市场、人性等等,同时还得拥有带团队的能力,要能感召团队,能吸引人才,更要促进团队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去前进。
第三,市场思维,即客户思维。如何让客户认可你的医疗品牌,愿意在你的医院接受医疗服务,这就需要按照病人的维度,开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去经营企业。
所以6年来,我的思维转变简直是天翻地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而且人生的价值更大了,因为我们在逐渐改变医疗的“味道”,也在给百姓输出更温暖一点的医疗,同时,给医生提供阳光收入,阳光的生活,打造出和谐的就医环境,这种改变是人生最完美的升华。
这两年在医院,大家很少会看到我发脾气,新来的员工会觉得,李院长脾气怎么这么好呢?其实这来源于医院各个频道、各个部门、各个角落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完善,走到哪里看到的场景都让我特别骄傲。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家医院,百姓满意,医生满意,这就是我心中医疗桃花源的样子。
我的体验是,专家办医,光有品牌和激情,不完全够。专家办医还得拥有企业家精神,要有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还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考验的是综合复合型能力。或者是专家本人没有这方面综合能力,但是他有很好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有市场运营能力,有绝对的管理能力,这种组合也ok。
专家办医比单纯的投资人办医,成功率应该要高一些,而且有能力的专家办医成为一种气候之后,对中国医疗会是更好的补充。国家鼓励医生创业,鼓励民营资本入场,鼓励的一定是规范的,能让百姓和政府信任的医疗,民营医疗绝对不能仅盯着追逐利润,更要追逐医疗本质和百年企业精神,这样一定能吸引到好医生,也才会创造出值得信赖的品牌,才会把优秀医疗模式走得长远。
三年实现盈利,致力于打造百年品牌!
医院要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撑,但是我相信,只要做出好的医疗,经营状况不会差的,社会会给你回报,百姓也会给你回报的。所以安联这个品牌,在第三年就已经出现盈利了。但是,我们想打造的是百年企业,所以离我们真正发展的未来目标还差94年,从这个角度说,安联还属于婴幼儿期。
要打造医院品牌,那么专家品牌和医院品牌就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们把安联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提到李辉、宋薇薇,一定想到安联;一提到安联,也一定想到李辉、宋薇薇。在这种状况下,专家品牌和医院品牌目标一致,忠诚度特别高,没有三心二意,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但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一定是个人品牌要弱。医疗想要大发展和大成功,必须是企业的品牌,医院的品牌要大于个人品牌。因为只要医院这个品牌在,百姓就会信任,就能为更多的百姓服务。一定是医院品牌里能承载着更多的医生,也能达到倍数的效果,但是完成大咖的个人IP向医院IP转化是一个过程,融合到一定程度、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成功转化。
关于民营医院的定位,我把安联医院定位在公立医院的差异化补充,满足一部分特殊群体的高品质医疗需求,在沈阳以及沈阳的周边城市,很多经济条件好有特殊高品质服务需求的客户对安联医院是非常认可的。我在盛京医院的时候,与乡村爱情故事中的饰演刘能的演员王小利结下渊源,和他爱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我到安联医院后,他的孩子要生宝宝,就在安联医院分娩的,当时我在抖音上分享,很多人还以为是在拍电视剧。
专家办医,如何与投资人和谐相处?
专家和投资人的关系怎么处?这是专家办医路上绕不过的一个话题。我觉得它可能牵扯到一个关系平衡的问题。一些医生也包括一些医院管理者,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在医疗市场里,投资人投资医疗需要管理者,但如果你只是单纯做医疗专家,我个人认为,对投资人就不要期望太大了,但如果你能把自己转型为一个企业家,有企业家精神和是管理者思维,能思考为投资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再考虑跟投资人的关系。当你能为别人创造更大价值的时候,同时懂得合作精神和让彼此舒服,关系自然理得就很清。
这些年在民营医院,和民营资本接触,总会有资本在抱怨医疗团队,为什么医生在公立医院做院长、做专家特别好,到我这就不好用,发挥不出来作用呢?而医疗团队又觉得资本都是血淋淋的,资本家都是逼着去挣钱,所以,我们遇到的资本和管理团队关系融洽和谐的不太多。
其实应该换种思维,互相多一份信任,那信任从哪里来?首先你得思考,你能为投资人创造怎样的价值?第二个问题,他信任你了,给了你管理权,意味着什么?管理权意味着担当,意味着付出,意味着你要创造价值。
有时候会遇到投资人和管理者抢管理权,一部分人认为抢的是人事权,一部分人抢的是财务权。作为管理者,我个人认为人事权固然很重要,但是当你和投资人目标一致,都是为企业做得更好互相商量着来,人事权不用抢。第二个问题,财务权,我觉得把财务做透明了,就没有争执了。安联的财务总监、出纳等也不是我们的投资人带来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吸引来的,我们彼此信任就一切简单和容易了。
还有就是采购权,作为管理者,我是把采购权让出去的,因为我也不会谈价格,怎么谈都谈不到最低,我要这权利干啥?当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管理企业、带团队、拓市场、创造价值、发展品牌等事情上,自然你的价值和得到的认可和信任就大,如果把阳光收入、阳光生活作为每个管理者真正的目标追求,自然采购权在谁手里就不重要了,但是建立采购的透明管理、监管机制和彼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那我要什么权利?比如说医院有不理解的患者了,医院有特别难的纠纷了,或者医院有太难决策的事情了,我会冲上去,把最困难的事情担当下来。我要的是这种付出担当的权利,这个是我理解的管理权,如果你要按照这种维度去做,我觉得你要什么投资人都舍不得给?给你什么他也都心甘情愿。所以我个人认为,专家与投资者是双方的,双向奔赴的。
当然,选择投资人也很重要,选择价值观一致,志同道合的,选择我敬你一尺、你敬我一丈这样的人去合作。股份方面,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固定的比例,看你有多大能力,能创造多少价值;真正价值合理评估才是股份比例给予的真正标准。还有一点,要多少股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做出来多大蛋糕。
我喜欢简单,我和投资人的关系非常简单,我和管理团队关系也特别简单,只有这样我才能把精力用在去打造整个医院管理体系上,不能内耗,一内耗啥机会都没有了。对我来讲,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是能有班上,第二我能持续创新,第三我为我的梦想执着追求,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才是一种有未来的正向循环。
可能有人会说,你肯定是薪水很高,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其实一方面薪水高低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但是多高是高?我在安联这6年,薪酬并没有涨,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的真正喜好点不是单纯的经济回报,而是价值体现。
关于上市,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梦想。我并不排斥上市,但我排斥泡沫经济,也排斥不以持续创造利润为前提的上市。上市的真正目的是啥?不是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获取更多市场资金,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回馈社会。
差异化定位,打造高品质妇儿医疗
这两年,我们的生育率在走低,结婚的意愿也在降低,业内有些看法认为,妇儿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领域,未来没有前途。但我认为,即使生育率再低,总有人要生孩子,这是很大的一个群体,哪怕沈阳只有1%到安联医院来,就足够我们生存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把这1%的人给服务好。
回头看几年前,生育率没有下降的时候,非公医疗承载了多少人口的出生任务?有多少病人在非公医疗机构里出生?占的百分比太小了,拿沈阳为例,沈阳新生儿出生数据前年是5万,去年少了2000例左右的分娩量,但是这2000并没有在安联少,相反,随着品牌的不断提升,我们医院的新生儿分娩数量在不断上升。在妇产领域,病人对私立医疗服务的需求要远超过其他学科。
几年前政策就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为什么要鼓励?是因为公立体系的医疗服务,百姓觉得看病难,一部分有高端需求的人,满足不了他的需求,所以要给医疗进行差异化。私立医疗如果能替国家分忧解难,一定是定位好了。私立不是医疗的主流,一定是公立体系的差异化补充,公立体系一定要满足百姓的基础医疗保障,私立医疗完成有特殊服务需求的少部分人群。
这样的定位,使得医院医保占比很少,也不靠医保来维持医院运营,病人多数是自费,因为妇产方面绝对有这样的市场需求,花多少钱生个孩子传宗接代我都愿意,同时,安联医院儿科板块也有直线上升的势头。
有人说,私立医院要做高端医疗,但我个人认为,私立医疗应该做的是高品质医疗,我一般不愿意说高端,更愿意说是做高品质的医疗,这种高品质医疗是对医疗最完美的诠释,它是以健康和安全为核心,有服务,又有环境。传统的公立体系有专业有安全保障,但是差了一点点服务,而现在有的私立医院,环境和服务都挺好,安全体系的保障欠缺了点,所以真正有出口的,是取公立和私立优点交织出来的高品质医院。
未来,我要打造一个妇儿服务综合体,这是医疗与商业地产的一个完美融合。一直以来,医疗和百姓生活之间总有一道屏障,百姓觉得医疗特别神秘,觉得医疗大咖们遥不可及,但是事实上以妇产、儿科等医疗服务行业为例,很多不是重病,也不是传染病,而是正常群体和健康人群,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身高、营养、心理、发育等领域,轻医美、产后康复、孕产保健、妇科体检等领域,完全可以搭建更多的生活场景去提供医疗服务。因为我们正在初探妇儿商业综合体,希望让更多病人有沉浸式体验的场所,在逛街购物吃饭的时候,很轻松就把健康管理和安全的医疗照护行为完善了。传统医疗一定要努力跨界思维,打造新的产业业态。
编注:2022年5月20日,安联妇儿医疗服务综合体开业。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