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创新就是出路!沪赣社会办医院长互竖大拇指

周鑫 看医界(ID:vistamed) 2023-05-18 09:53:09

疫情三年,社会办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挑战,如何面对后疫情时代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态势,实现高质量发展?5月12-13日,来自赣沪两地的社会办医院长、专家们“会师”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加由江西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主办的“首届赣沪两地社会办医合作发展高峰论坛”,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探讨后疫情时代社会办医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之道。

创新就是出路,沪赣院长、专家互竖大拇指!


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社会办医创业者能否持续创新,决定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会上,来自上海和江西的社会办医管理者、医生创业者们分享了其创新发展之道,引起沪赣两地的院长专家们频频相互点赞致敬。


如何能够在经济相对贫困的县域内,打造一家员工数百名、床位数百张、年营收近2亿元的二级甲等民营医院?江西余干楚东医院的创始人姜奕杨院长现场介绍了其从卫生院院长任上辞职,带领几十位同事创业的心路历程。

姜奕杨表示,当年就是因为看好微创技术的发展前景,他果断辞职,因为当时卫生院没有机会购买微创设备。而他此后的创业路也正是一直实践在县域内引进最先进的微创诊疗技术和设备。


设备可以花钱买,人才则是医疗的核心,如何突破民营医疗普遍面临的人才困境呢?为了引入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家,姜奕杨曾多次参加“看医界”举办的上海医交会,并多次奔赴海外考察学习。


姜奕杨坦言,县域社会办医机构很难招来名牌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因此,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人。为实现“人人有特长、个个有特色”,他选定了每个医生发展的专攻方向,并把医生送到南昌乃至上海等地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


其次就是把专家引进来,把南昌乃至上海的三甲医院专家请到医院来多点执业坐诊,并与南昌大学一附院和二附院达成了医联体合作。


姜奕杨建议,在专科建设方面,民营医院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先做专、再做强、后做精、再做大。创院之初3-5年之内不要求全面突破,而是先打造3-5个优势学科。


上海作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全国知名的顶级三甲医院林立,作为上海知名三甲医院博导、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的肿瘤专家丁罡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创业路。

如今,作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的丁罡教授还有一个身份:玄合医疗、丁罡肿瘤医生集团创始人。据悉,玄合医疗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把该院肿瘤科从零做起。如今,该院肿瘤科的年营收近亿元,此外,玄合医疗还与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肿瘤专科。


关于人才问题,丁罡采取了自己培养的策略——选择“实用、兼容”的年轻人作为培训对象,并为年轻人选择专攻的方向,成立了胸部肿瘤组、消化道肿瘤组、重症医学组、临床研究组等一系列部门,为青年人的发展打开了“专且精”的职业发展赛道。


丁罡表示,专科人才培养方面,“临床、教育、科研、管理、公益”是五大支柱,一个都不能少。


据介绍,丁罡医生团队每日举办晨读和工作复盘,每周举办学习会、管理会,为青年医生们提供学习成长的常态化培训,并搭建专科进修、高校任教、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基金、国际合作、学术任职等一系列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舞台。


扎实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玄合医疗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科人才,有力地支撑了玄合医疗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据介绍,目前玄合医疗投资建设的大型门诊也在呼之欲出,并向全国的医疗机构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会上,来自江西新余银河医院的胡文斌院长分享了其医养结合的创新发展探索。据介绍,目前除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银河医院外,集团还创办了银河园老年服务中心、银河护理院、新余市健身与康复指导中心、颐康大药房等一系列机构,共有医疗床位500张,养老床位1000张,员工超500人,实现了高度协同的发展模式。

胡文斌坦言,起初的发展策略是医院带动养老,如今,他却深刻地感受到当年布局养老带来的红利,养老已经成为医院发展重要支撑。


来自上海德达医院的政府事务总监章立介绍了以心血管和肿瘤为特色的综合医院建设探索经验。医院引进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开展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诊疗技术,为社会办医的国际化、高水平探索贡献了德达的创新实现路径。

作为一名手外科医生,来自上海海华医院的李军院长分享了依托医院显微外科的优势,打造“肢体严重创伤救治中心、肢体矫正修复重建中心、创面修复中心、整形修复重建及再造中心、周围神经修复重建中心”五大专科中心的探索,真正以患者为中心,敢于承接救治“别人不愿接、不敢接”的病患。

不忘初心,沪赣两地社会办医抱团迎发展!


江西是红色的土地,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沪赣两地社会办医协会的同仁们共聚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畅谈办医的初心、使命和实践探索。


来自江西万载诚济医院的邓汉成院长分享了“医院党建引领破难题,‘四强’立院开新局”的创新探索。

据介绍,面对新冠疫情,万载诚济医院不仅支援武汉市、上海市抗疫,还投入538万元,选派18批116人次支援全国12个地区抗疫。

上海德济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麻醉科主任谢致分享了“优化党建、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的探索经验,据介绍,除了上海疫情期间承担大量抗疫责任,上海德济医院还在武汉疫情期间自费派出抗疫队伍,获得社会和业界对社会办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众多赞誉。

据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和江西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会长王共先介绍,万载诚济医院和上海德济医院只是社会办医抗疫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杰出代表,众多的社会办医机构和社会办医人没有忘记初心,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疫情来袭时默默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贡献。

会上,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地社会办医的发展,来自沪赣两地的多家社会医疗机构举行了互助合作意向协议签约仪式。

来自上海市静安区、长宁区的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还与江西省新余市等市级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进行了友好协会签约仪式。

沪赣两地协会领导表示,两地协会将持续携手探索社会办医跨区域互助创新发展,共同监督两地互助合作项目的进程,扎实促进两地的合作达成丰硕成果。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江西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华峰和江西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副秘书长胡政主持,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钟菊华、廖会员、乔晓洪等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