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建院8年!对话孙媛院长:打造独立“学科体系”,走难路是对路!

作者|陈朝阳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2023-06-02 09:55:25

2023年6月1日,是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建院8周年。


儿童血液病专家、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孙媛教授正为“床位”发愁。


当下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大型儿童医疗机构“一床难求”,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也不例外。


“在老百姓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用尽全力满足患儿的就医需求。”孙媛给医院职能部门下了“军令状”——争取做到“应收尽收”。


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三级儿童医院,回顾北京京都儿童医院8年之路,孙媛坦言:医院建院之初就笃定打造独立学科体系,不过分依赖多点执业和合作办医,走难的路就是对的路,也是能走远的路。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孙媛教授


医疗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患者从认识到认同、认可


最近有多组数据,让孙媛很开心。


2021年到2022年,门诊量从20多万上升到将近40万。


医院患者来源数据分析显示,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除了服务“家门口”患者之外,东城、西城等患者占比也大幅提升。此外,京外异地就医患者占比快速扩大。


另一组数据是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儿童发热急诊接诊量排名,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名列前茅,这其中包含诸多老牌知名公立医疗机构。


从建院跟随医院一路走来的员工还有近百位,这其中也包括孙媛。


疫情之后,北京京都儿童门急诊量等运营数据快速飙升,床位十分紧张。


“疫情让患者对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从认识到认同、认可。”


疫情期间,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面对疫情考验,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从医院领导到员工在“极限压力”之下,实现“123”。


1个承诺:尽最大努力保证发热门诊不停诊,医疗服务正常运营;


2个保证:尽最大努力保证面向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医疗服务;保证给予全体医务人员更多职业关爱、心理照护;


3个坚持:坚持对需要救治的患者无歧视、无拖延、无推诿。

“疫情考验之下,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凭借前期打下的基础,为政府、为民众分忧解难,获得政府、患者的认可,医院的整体美誉度得到提升。”孙媛认为,社会办医最大的挑战是“信任”的缺失,“抗疫”中的表现,让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收获了认可,这将是医院发展的“里程碑”。


孩子不会按照医院科室设置生病

儿童医疗服务太难与太需要


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在国内医疗机构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屈指可数的民营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也是全国较大型涵盖儿童各科室的医院。


“做儿童医疗服务太难,做一家儿童综合医院更难,做成一家非公儿童综合医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情。”


孙媛表示,儿童不会按照医院科室设置生病,在需求端儿童医疗服务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难点。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健康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专属性、长期性。”


以儿童常见发烧为例,作为常见病,发热的背后可能是肺炎或者其他疾病。儿童疾病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如果发热进展成肺炎就需要专业的儿童呼吸科团队来承担治疗。


孙媛认为,儿童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是长期和综合的,很难用常见病、慢病、小病、疑难危重症来界定和区分,理想的儿童健康医疗服务应该是“一站式”。


“理想的儿童健康医疗服务是一项系统整合工程,医疗机构围绕孩子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的健康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儿科医生资源非常稀缺,民营医疗机构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大的挑战。”


提供理想儿童健康医疗服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社会资本来说,兴办大型综合类儿童医院无异于“偏向虎山行”。


此外,“独子”时代,父母对儿童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品质要求更高。在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妇儿领域被行业“唱衰”。


对于外部发展大环境,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资本方和管理团队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稀缺是最好的“护城河”,北京儿童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存量庞大,现有儿科诊疗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这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情况将长期存在。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做的是综合儿科,可以提供有深度、有广度、有难度、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千万级的庞大群体。”


走到今天是个“奇迹”

8年成绩单:重症立院、学科强院


落地8年,如何看待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发展?


孙媛的答案是:奇迹。


从建院之初就意识到,一家三级医院如果没有学科做支撑是没有生命力,也很难形成足够的底蕴,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打造出学科高峰+高原。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涵盖儿童医疗各个领域,以血液科、心胸外科、急重症医学科、呼吸过敏科为重点,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心脏内科、综合内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协同发展。设有面积达800余平米的中心实验室,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和科研支撑。


医院在小儿血液病、小儿先心病等优势学科保持国内第一梯队。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在“儿童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成为社会办医领域“儿童重症”的高地,是国内规模较大、救治水平较高的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孙媛教授是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创始员工,从零开始创建血液科,后担任医院科研副院长、医疗副院长,并于2021年初开始担任医院院长。


在儿童心胸外科领域,刘迎龙、杨学勇等一大批名医汇聚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京都儿童医院的学科建设是白手起家,也是自力更生。目前院开设近30多个专科,提供超百种专病服务,我们建立起医院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自己的诊疗团队,不依赖任何平台,不过分依赖医生多点执业。”


除了学科打造面临儿科医生资源稀缺挑战之外,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在业务上的创新也是巨大的挑战。


从服务定位上看,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涉及严肃医疗、消费医疗、高端医疗等多元服务业态,对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均是考验。目前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已经构建起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儿童医疗服务格局。


孙媛教授给出“奇迹“的答案。


第一,遵循医院发展规律、遵循医疗属性。


第二,行稳致远,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坚持“慢成长”,在学科培育、打造上不遗余力。


第三,资方具备的专业主义和长期主义精神。


第四,打造好平台,利用好北京医生资源。


如果把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比喻成一个孩子,孙媛认为医院在起步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未来发展可期。


“医院刚度过童年期,即将步入青少年期,这是一个快速发展、成长、变化的时期。医院8年运营,我们在学科能力、管理能效、品牌能量、文化能动上均有所厚积,为医院下一阶段成长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建设。“


医院和人的发展一致

走难的路就是对的路


儿科医生资源稀缺,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如何实现资源“落地生根”构筑起独立学科体系呢?


孙媛表示,北京有丰富的专家资源,这是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发展的“地利”,更为关键的是“人和”。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搭建起平台和团队,医院与专家一起发展。”在与诸多儿科专家的接触过程中,孙媛发现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体量、办医理念也是吸引专家的关键。


“专科要发展需要综合作为支撑,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是一家大型三级综合儿童医院。专家觉得这是个大平台,在踏踏实实办医,能够实现职业追求。”


下一个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要成长为什么样的医院?


孙媛不喜欢粗暴地把医院按照公私划分。


“让患者能够真正满意,让员工能够真正认可。继续做强、做优学科,成为一流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产出更多科研成果。以3、4个严肃类医疗为支撑,以消费类医疗做范围拓展,以高端医疗做结构优化,做北京北部地区的儿童医疗中心。”


对话:冲的太快可能会有问题


看医界:如何看待疫情对社会办医的影响?


孙媛:是大考、是机遇、也是试金石。真正有生存能力、诊疗服务能力的社会办医在疫情之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政府、民众看到了医院的价值。


看医界:医院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孙媛:空间和团队能力的问题,因为医院的诊疗量正在快速增加。


患者量激增的情况下,团队是不是可以承接得住,管理是不是可以匹配业务和市场变化。


要快速能够适应目前的一些状态,调整管理方式、思维模式,把资源快速进行整合和倾斜,赋能业务和医院发展。


我觉得做医疗还是要踏踏实实,冲的太快可能会有问题。(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