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一批医院诊疗量或超疫前水平,强势复苏要来了?

作者|柒小略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2023-06-21 09:48:27

三年疫情过后,医疗行业方兴未艾,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持续受到关注。日前,多家证券公司先后发布研报,对2023年下半年医疗行业复苏作出预测。这是否意味着,万众期待的行业复苏指日可待?《看医界》为您解析。


证券公司研判:下半年医疗服务持续复苏


中信建投研报预计:2023年下半年国内诊疗量将会持续复苏。研报原文表示:此前医疗机构经营受疫情影响明显,2023年2月以来,我国医院诊疗量逐步恢复,上市公司一季报也反映出终端恢复态势良好。预计在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Q2-Q4我国医院诊疗量同比增速将有较好恢复。


另外一份来自天风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表示:2023年以来,医院场景下的刚性、消费和择期需求都陆续复苏,相当部分医院就诊量和收入体量已接近或超过疫情前水平。


除了对整体市场的分析,在细分领域,调研机构则普遍看好眼科及严肃医疗等细分领域。中信建投研报称,随着2023年终端需求的持续修复,眼科医疗服务弹性较大。这一预测在多家上市眼科一季度的报告中也可见端倪。


根据《新浪财经》汇总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4家A多家上市眼科收入都有明显增长,一季度增速均超过15%,中位值为23.75%。从净利润看, 4家A股眼科上市公司一季度增速均超过27%,中位值为75.925%。


社会办医: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明显


上市公司的数据一片繁荣,那么“真实世界”里医疗机构管理者的感受又如何?


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告诉《看医界》,今年以来,张强医生集团静脉病中心和思俊外科诊所的业务情况良好,并有望在今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是纵观整个行业,对于未来的复苏他依旧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张强表示,一方面,在疫情趋于稳定之后,门诊服务量的“相对回升”是客观存在的,但据他所知,目前依然有不少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面临运营困境,关停的也不少。当然另一方面,正如上文中财务报表显示,上市公司的数据和未来预期都有不错的表现。


张强坦言,虽然目前还无法对整体趋势做准确的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之后,老百姓对于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有提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有所增长,因此,一些优质的、口碑较好的医疗机构,接下来可能迎来业务量的新增长。但是,由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老百姓支付能力下降,也可能影响到一部分临床的业务量。


部分医疗产品自费比例高,盼望医保支持


尽管医疗服务相对是刚需,但对于很多药品和耗材来讲,与医保报销比例、消费能力息息相关。天风证券在对医疗服务及院内用药的分析中认为:通过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这或将带来门诊就诊支付能力的显著提升。


这个预测是否准确还需时间验证,但在社会办医领域,对于医保覆盖的需求更为迫切。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发起人、上海壹博医院院长孙成彦认为,疫情之后,具有优势的专科、以及公立综合医院里比较强的专科业务回升比较明显,但由于整体消费水平有所下降,对于自费比例较高的社会医疗机构来说,虽然业务量也在回升,但速度比较“乏力”,尤其在慢性病领域,社会医疗机构的业务回升速度明显比公立医院要慢。


孙成彦表示,尽管功能神经外科属于比较“刚需”的学科,老百姓的需求量大,但由于一些神经调控产品的医保覆盖率很低,主要以自费为主,因此在普及程度上依然有所制约。


孙成彦坦言:“目前我们的设备、技术都没有问题,如果医保门槛降低一点,患者就有条件获得更好的治疗。”因此,孙成彦希望医保可以扩大针对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人群的医保报销范围,同时,也希望能有针对该患者群体的相关商保产品,以分担患者的自费压力。


“站在长远角度,我对未来医疗行业的复苏并不悲观,只是眼下还会有一段艰苦的时间,具体会持续多久,就要看经济恢复的速度了”,孙成彦如是感慨道。(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