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床位1200张,三甲医院分院区试运营了
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试运行
近日,据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消息,10月30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试运营。
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之一,据了解,该院按照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造,未来将以外科为主推进重点专科建设,打造肿瘤诊治中心、心脑疾病诊治中心、消化性疾病诊治中心等平台,计划通过5年建设3个左右引领绍兴地区的国内一流学科群,创建1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据介绍,医院规划总床位1200张,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概算总投资10.27亿元,床位700张,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二期计划投资5.53亿元,规划床位500张,预计今年年底动工。
据悉,不同于独立性较强的分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实行一体化、同质化垂直管理,将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充分发挥省级医院资源优势,推动当地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据“今日越城”报道,越城院区的医生将由浙江省人民医院直接派驻。医疗专家及管理骨干,至少是一位副主任以上,长期在越城院区工作,行政职能科室、临床业务科室负责人均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各学科主任兼任,确保高水平医疗技术和雄厚力量,使其医院管理水平同样保持“同质化”。
医院官网显示,浙江省人民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浙江省卫健委直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7月获批增挂“浙江省整形医院”牌子。目前开放床位3000张,拥有普通外科、肿瘤科、临床护理学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考”连续4年排名前40,2022年门急诊量达237.05万人次。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别共建单位,除了越城院区外,浙江省人民医院与贵州省政府合作共建的“毕节医院”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另有朝晖、望江山2个院区,滨江、富阳、萧山3个在建院区。
此外,在省内,浙江省人民医院还全面托管了海宁市中心医院、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天台县人民医院、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绍兴市越城区人民医院和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共9家县区级医院。
向“外”输出、纵向下沉
两者并不冲突
自2019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以来,通过从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输出医院,向医疗资源薄弱地区输出医疗资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截至目前,我国已确定五批共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
不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虽然都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但是被“支援”省份也不全都是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
就在7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与前四批不同是,这次有7省为首次有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为吉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和陕西,而这也正好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部分所在省份相吻合。
以浙江为例,本次浙江省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有3个,分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台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嘉兴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这也是国家首次明确浙江省优质医院可以在省域内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据“台州发布”披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台州医院(也称台州湾医院)计划总投资39.2亿元,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35.6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200张。
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委托浙大一院管理和运营,实现浙大一院品牌、技术、管理“三个平移”,遴选依托医院10个以上优势专科进行重点合作支持,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工程。项目建设采用“统一设计、分期实施”模式,预计到2026年底前正式投用。
与此同时,在省外,由浙江省优质医院输出的也有两家,分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吉林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
实际上,浙江作为经济强省,优质医疗资源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虽然不缺优质医疗资源,但是分布却并不均匀,且主要集中在省会杭州等经济大市。
根据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浙江有5家医院上榜,包括浙大一院(10)、浙大二院(11)、浙大邵逸夫医院(49)、浙大儿院(66)、浙大妇院(91),均在杭州。
对于在省域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发改委此前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浙江省区域医疗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减少跨市跨省就医。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指导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不断助推浙江省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和“医学高峰”。
对此,有人认为,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将顶级的医疗资源,从省会城市下沉到绍兴、台州、嘉兴等兄弟城市,既可以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顶级的医疗服务,也能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社会价值很大。
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将省会顶级三甲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地级市乃至县域,对当地医疗水平整体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