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明星院长”挂帅冬雷脑科,探索社会办医发展新机遇

作者|宋爽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2024-03-21 09:52:40

由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创办的冬雷脑科,可以说是中国医生办医探路中一张标志性的名片,鲜为人知的是,从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到冬雷脑科医院集团,背后始终有一位“明星院长”为冬雷脑科的发展一路“护航”。


2024年初,这位院长更是亲自挂帅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总院长,成为这艘医生创业巨轮的总舵手,他就是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现代医院管理专家刘卫东。


新年伊始,看医界联合冬雷脑科在成都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社会办医发展新机遇”的医管沙龙,刘卫东院长和成都地区的医院管理者深入探讨了新时期的社会办医创新发展之道。刘卫东带领的冬雷脑科医院集团未来究竟有哪些创新发展计划?看医界深度对话刘卫东院长。

理念一致,两位“神外”专家一路同行


刘卫东与冬雷脑科的渊源要从十年前说起。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成立之初,在共享医疗平台——上海浦南医院孵化了5年时间,刘卫东院长作为冬雷脑科的顾问,从医生集团到医院,一直为冬雷脑科的发展给予亲身指导。可以说,刘卫东是冬雷脑科不折不扣的伯乐。


刘卫东告诉“看医界”,他之所以一直看好并帮助冬雷脑科,在于双方办医理念的契合。


作为从日本归国的脑科医学博士,建立脑科医院一直是刘卫东的毕生理想。1991年,刚回国的刘卫东就洞察到中国脑科医院的缺口:同时期的大阪拥有五六家脑科专科医院,而上海这座人口众多的一线城市竟然一家也没有。


为了弥补这个缺口,2000年左右,刘卫东着手在浦东建立一家社会办脑科医院,但由于环境和政策等种种原因项目未能持续,这成为刘卫东埋藏在心底多年的遗憾。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得知宋冬雷教授辞职创业时,同是神经外科专家的刘卫东院长给予了慷慨的支持。2015年,冬雷脑科成为首批入驻上海浦南医院的医生集团,浦南医院作为平台为冬雷脑科提供了门诊、病房、护理、后勤团队等支持,而医生集团时期的锤炼也是促成冬雷脑科日后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2019年,冬雷脑科成功落地实体医院,刘卫东作为院长顾问继续给予医院管理上的指导,据介绍,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的管理模式几乎完全沿袭刘卫东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可以说,从医生集团到如今的医院,刘卫东一直是“冬雷”背后的英雄。


直面挑战,标杆医院如何跨越平台期?


作为医生办医的领航者,无论是融资速度还是实体创办的速度,冬雷脑科的发展都屡屡让业内称奇。刘卫东介绍,从2019年建院至今,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已经顺利运营了4年,医教研、品牌服务、人财物后勤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宋冬雷教授本人也从一名专心钻研技术的专家型人才磨炼成如今的专家型+管理型复合人才。

但拥有25年院长经验的刘卫东很清楚,医院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到了一定阶段总会有平台期,而“年轻”的冬雷脑科未来也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而他在这时候加入冬雷脑科,正是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让冬雷脑科少走弯路,尽可能缩短平台期,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刘卫东看来,医生办医的首要矛盾是理想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医生办医的目的往往很纯粹,希望慢慢做好专科,但这样发展的速度比较慢。资本的助力可以帮助医院快速发展,但资本都是要求回报的,如何权衡专家的理想和资本的期望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刘卫东告诉“看医界”,目前冬雷脑科医院集团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上海医院的收支平衡,二是成都医院的发展起步。


去年7月,成都冬雷脑科医院正式投入运营,面对医院集团化的“大好事”,刘卫东更多的是未雨绸缪。


刘卫东坦言,相比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成都团队以往主要以轻资产形式开展业务,在医院管理体系还没有足够的锤炼,加上专家“地域性”的特点,在华西的“结界”里抢资源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考虑到上海和成都的双重挑战,刘卫东决定从管理模式和整个医院集团的发展方式上进行优化,以应对可能碰到的危机。


完整产业链,做好差异化竞争


刘卫东认为,无论是从医院的生存还是资本的层面来讲,医院既要有先进的技术,又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够保障医院的生存。


以冬雷脑科为例,脑外科的大多数手术都是择期手术,因此可能遇到假期手术大量减少的情况,患者数量不稳定对医院生存来说有非常大的威胁,应对此困境的基本策略是从“大专科小综合”升级为“大专科强综合”。


刘卫东坦言,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拥有过硬的专科实力,但在综合服务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接下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将加强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等学科的建设,以提升医院的综合能力。


相比医院的横向发展(连锁、复制),专科医院的纵向发展其实更难。刘卫东表示,在冬雷未来的规划里,除了扎根上海和成都两大市场,做好现有业务以外,在上海本土的“纵向发展”也已经提上日程,而当务之急是在上海市中心、浦东新区建立综合门诊部或医院。


冬雷脑科地处新虹桥枢纽,有着辐射长三角的优势,但由于距离上海市区较远,本地患者就医后的随访和复诊不方便,为解决这个问题,冬雷脑科初步计划在静安区和浦东新区扩展两个点,分别建立冬雷综合门诊部和冬雷综合医院,解决前端患者的收入和后期的随访问题。


除了业务前延,冬雷医院还将把健康体检、脑健康检查、以及脑健康相关的各专项检查全部铺开,同时计划引进CT、核磁共振、放疗一体的设备,解决脑肿瘤患者放疗的问题。


而对于成都这座人口众多、辐射西南地区的城市,刘卫东则计划引进磁波刀设备,以治疗脑科功能性、退行性疾病,包括对特发性震颤、帕金森、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打造当地特色专科,实现差异化竞争。


对于更长远的发展,冬雷脑科还将针对脑科患者长期康复的需求,建立神经康复专科医院,同时为了满足脑科疾病患者的营养需求,计划筹建全国第一家神经营养与代谢学科。


刘卫东表示,对社会办医来说,增加新技术非常重要,只有做其他医院做不到的才能更容易吸引专家。据悉,冬雷脑科近期将派出年富力强的医生到海外交流,引进国际领先的治疗技术。未来,冬雷脑科还将与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开展诸如截瘫、脑卒中患者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此外,刘卫东还透露,如果将来冬雷脑科在按规划完善和巩固产业链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还有余力,也会考虑粤港澳大湾区的“横向”扩展计划。


路在何方?社会办医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社会办医市场暗流涌动,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民营医疗,在疫情的洗礼后也愈发举步维艰,这是很多社会办医人的共同感受,甚至有不少创业者因为前路渺茫而放弃。然而,随着疫情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医疗反腐的深入,刘卫东认为社会办医正在迎来一个新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中高端专科的发展。刘卫东介绍,随着公立医院开始新一轮主打“公益性”的改革,进口药物和耗材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社会办医可以自由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就成了优势。社会办医可以借机引进技术,走中高端的专科发展路线,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了中高端的特色专科,社会办医的第二个发展点在于与公立医院的差异化竞争,例如承担起公立医院不愿意下功夫做的康复学科。此外,服务社区的连锁诊所也是社会办医的发展点,比起大医院的排队拥挤,小区门口条件好的诊所会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始风风火火的医疗反腐也会催生医生主动求变,通过合法劳动获得合理的薪酬。刘卫东认为,当医生不再困于体制的“笼子”流动起来,社会办医的机会就来了,老百姓对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下,未来三甲医院将聚焦危重症、疑难疾病的治疗和新型临床转化研究,社会办医则负责常见疾病诊治、特色专科治疗,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也形成患者的自动分流。


质量提升的“王道”:标准化和精细化


刘卫东介绍,民营医疗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其实只有20余年,在这20年里,公立医院缺服务,社会办医缺质量是公认的问题。公立医院缺服务的根源是医疗资源紧张,而民营医院缺质量一方面是编制原因难以引进人才,另一方面是经营者不熟悉医疗体系,用营销思维办医院,造成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上“双缺失”。


刘卫东认为,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社会办医,在将来20年的发展中都应该主动弥补短板。“我们既要提供好的医疗质量,还要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给患者,让患者得到实惠,这才是医疗的本质。”


可什么样才叫做高质量?在刘卫东看来,没有标准化和精细化,是没办法谈高质量的。


以服务质量的提升为例,刘卫东描绘了服务流程标准化后的理想场景:未来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和普通医疗应该只有环境硬件的区别:比如特需病房能提供更好的病房环境和生活用品,而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上应该与普惠医疗是同样的标准。医务人员的服务培训和规范不应该有两套系统,医生和护士也不可能有“两张面孔”。


除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同样重要。刘卫东表示,无论是社会办医还是公立医院,不注重细节就容易造成难以想象的资源浪费,对医院的营收造成损失。


刘卫东相信,如果一家医院把标准化和精细化这两件事情做好,医院自然会高质量发展,患者也自然会来。在往后的20年,社会办医要狠抓“三个质量”(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才能在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抓住自己的机遇。(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