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投资30亿,规划床位超千张!又一国际医院要来了

赵小桦 看医界(ID:vistamed) 2022-01-10 10:15:44

30亿!保险巨头投资建国际医院了


近日,国内保险巨头泰康保险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深圳前海泰康国际医院于12月19日举行了奠基仪式,系泰康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医养布局的旗舰项目,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该院是由泰康保险集团与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按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医院,总投资超30亿元,规划床位1160张,占地面积3.76万平方米,规划手术室26间,其中一期投入使用14间。


据悉,前海泰康国际医院不仅是泰康保险集团在华南地区的首家国际医院,也是大湾区首家国资入股的国际民营医院。



未来,前海泰康国际医院将聚焦妇女儿童、骨科与运动医学、老年医学三大学科群,特色发展肿瘤防治、健康管理,并利用泰康医疗五大医学中心以及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医学院的资源,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从而打造一家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国际化高品质现代化医院。


实际上,早在2019年12月,泰康人寿就斥资4.56亿拿下了位于深圳前海的医疗用地,拟筹建千张床位的泰康前海国际医院,仅隔一周,泰康健投又宣布拿下泰康保险集团首张(广州)互联网医院牌照,为泰康线下医疗服务完善线上诊疗闭环。


时隔两年,前海泰康国际医院终于开建,还在奠基之际与国际顶尖医院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就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医院管理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待医院运营后,该院还将成为西达赛奈附属医院。


五大医学中心总床位超5000张


在近年来的社会办医潮中,实力雄厚的商业保险机构表现较为抢眼,不断布局医疗,泰康也不例外。


公司官网显示,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现涵盖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旗下拥有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健投等多家子公司,业务涉及人身保险、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曾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据《看医界》了解,在险资进军医疗的赛道上,2015年以来,泰康着重打造的五大医学中心,包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泰康西南医院(成都)、深圳前海泰康国际医院和泰康宁波医院(筹)是颇为亮眼的存在。


其中,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作为江苏首个险资办医合作项目,系2015年9月泰康通过对该院前身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进行战略投资获得股权,后该院因此更名。据悉,该院一期床位500张,二期计划2023年建成,届时总床位量将达到1400张。


为了推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向医教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发展,据了解,2021年12月24日,泰康集团与南京鼓楼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就特色、重点专科、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而在2020年2月,泰康保险集团全资投资、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管理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也正式开业。据悉,该院建筑面积为约27.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600张,定位为三甲医院,性质为非营利性医院。


2021年8月,泰康西南医院南北住院楼封顶,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达30亿元、规划床位1028张,预计2023年5月开业试运营,致力于打造医养融合、医险结合的泰康旗舰三级综合医院。


而泰康保险集团倾力打造的三级专科医院泰康宁波医院(筹)也预计于2023年开业,规划床位416张,定位“大专科,小综合”。


险资办医或成行业新常态


据《看医界》了解,在市场和政策驱动下,除了泰康保险外,近年来中国平安、前海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等多家险资企业布局医疗产业。


不久前,作为保险巨头的中国平安就曾因接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事引起广泛关注。而实际上,平安很早便开始布局医疗板块,但主要集中在线上,为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急需开拓线下医疗,接手北大国际医院,为平安提供了契机。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除了中国平安外,上市保险公司前海人寿在医疗领域也不遗余力。据悉,就在2021年12月,前海人寿南宁总医院正式开业运营,这是继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后,前海人寿旗下的正式开业的第二家大型医院。据医院官网介绍,医院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规划医疗床位1000张,养老床位800余张。实行医保-商保-个人支付相结合的支付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前海人寿在深圳、广州、西安、南宁、成都、韶关、万宁等地规划建设了7家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6家综合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其官方公告,未来5-10年,前海人寿将在全国兴建30家以上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高端医养结合项目。


2020年12月19日,上海太平康复医院正式投入试运行,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斥资10亿打造的首个医院项目,床位900余张,一期床位110张。而此前的2016年,中国太平就已在医疗行业布局,其旗下太平人寿战略投资了上海圆和医院项目。


此外,阳光保险集团还于2016年和山东潍坊市政府合作创办了三级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阳光融和医院,开放床位达2000张。天眼查显示,投资近30亿元的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占比为80%。


“从世界的潮流来看,商业保险和医疗产业的结合是先天性的,商业保险是医疗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和管理者。而且在当前医疗改革环境下,也需要一些新生力量来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中,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指出,未来,无论是从中国保险业自身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医养健康产业、保险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都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而在政策上,不论是地方,还是国家层面,都对险资涉足医疗健康产业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或鼓励。


其中,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


在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明确表示,保险业可以通过保险资金运用直接投资社会办医。保险资金运用青睐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具有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的行业,适合对医疗机构进行投资。


刘宏健认为,保险业参与社会办医也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多元办医格局和医疗服务竞争机制,起到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催化剂”作用。同时保险业参与社会办医也会对保险业自身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不久,2020年年初,中国银保监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其中也明确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


而在2021年1月,江苏省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江苏省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战略合作、收购、新建医疗机构等方式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与公立医院合作设立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业界人士预测,未来几年,或将有更多由保险巨头领衔或参与的医疗机构涌现,商业保险与医疗机构交融、共赢的时代正在到来,保险参与社会办医将成为新常态。(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