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骗保案件,应引起每位医务人员的警惕
近年来,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实施骗取百姓“养老钱”的行为。为此,国家组织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一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案件浮出水面。最近,沈阳市公安局公布了3起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案件,其中就有一起是一家私立医院医护串通骗取医保480万。
案例还原
2016年初,沈阳市大东区某私立医院住院部相关人员在负责人吕某(女,39岁)的指使下,物色持有医保卡的中老年人,以提供免费体检为由,骗取其医保卡。经查,住院部医生杨某(女,37岁)、李某(男,38岁)利用骗取的医保卡,在持卡人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持卡人的名义办理虚假住院。随后,二人伙同护士长赵某(女,36岁)、于某(女,62岁)以及护士陈某(女,25岁)、李某一(女,33岁)、陈某某(女,34岁)、王某(女,30岁)、闫某(女,32岁)等人,在没有实际住院患者的情况下,编写虚假住院病历,由药剂师李某某(女,36岁)对虚开的药品作出虚假出库登记,并在负责人吕某的安排下,将出库的药品倾倒处理。最后,再由财务人员祁某(女,38岁)将虚假住院手续上传报备。
经核查,该私立医院住院部以此方式骗取、使用老年人医保卡2200余张,骗取医疗保险金480余万元。经审讯,12名犯罪嫌疑人供认了参与医保诈骗的犯罪事实。目前,吕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犯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例特点
这一案件是一起以为中老年人免费体检为由,利用骗取的医保卡办理虚假住院、虚开药品诈骗案件。该骗保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瞄准中老年人,从免费体检入手。这类人共有一些特点,就是防范意识差、爱占小便宜,手头不紧张,有钱有时间,更多关注自己身体,孩子又不在身边,有话没处说,因此精神较空虚,属于容易上当受骗而且有骗价值的那种。也正是这样,免费体检就成为了最好的入口,极易攻破中老年人的防线,骗取他们的医保卡。
二是案件以“虚构”为核心,集中体现为“三假”,即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首先是假病人,即以持卡人的名义办理虚假住院,实际上并没有“病人”住院;其次是假病情,由于没有病人,自然就不可能有病情,于是就“在没有实际住院患者的情况下,编写虚假住院病历”,开处虚假的“处方”,为了“弄假成真”必须要有人配合,所以就由药剂师对虚开的药品做出虚假出库登记。第三就是假票据,即由财务人员将虚假住院手续上传报备。
四大警示
第一,尽管此类骗保案件手段粗劣根本经不起查,但实际上仍然非常多见。就在国家持续不断重拳出击打击欺诈骗保多年以后,2020年12 月依然发生了安徽太和骗保案,为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而且将“回头看”的重点确定为集中打击诱导住院、虚假住院问题。所谓诱导住院就是利用“包吃包住、免费体检、车接车送”等名义,或者通过“有偿推荐”等方式,诱导不符合住院指征的参保群众住院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所谓虚假住院就是采取挂床、冒名顶替等手段,对实际未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编造诊疗项目、伪造医疗文书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此后,国家将打击骗保的重点聚焦于“三假”,即“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这也充分说明,这类简单粗暴的骗保行为依然比较多见。
第二个特点就是脆弱、易暴露。由于此类欺诈骗保作案手段不高明,涉及人员多、链条长,需要众多人员配合,而且所有的人、病、资料、票据都是假的,因此案件非常脆弱、容易暴露,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断裂”都将暴露无疑。
第三,具有共同犯罪特点,对医疗机构危害大。由于所有作假行为需要多人配合,因此一经查处,涉案人员都不在少数,本案就涉及该科室所有医护人员、药剂人员、财务人员,而这类情况往往对医疗机构危害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很多医务人员对此没有充分认识,总以为骗保行为是领导指示、上级安排,我们只是“履职尽责”,照指示安排办事,实际上错了,当违法犯罪后,每一个“配合”者都将被认定为“共同犯罪”者。
第四,容易防范。很明显,对于这种“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作假行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拒绝”都可能阻止骗保行为继续实施,而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关键在于要切实认识到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会有牢狱之灾,这也是基于分析这一案例,想给大家提醒的最重要的一点。(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