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教育部正式发函!知名老牌医学院成功更名医科大学​

看医界(ID:vistamed) 2023-12-18 10:18:47

蚌埠医科大学来了


继潍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的“靴子”落地之后,经教育部同意,又有医学院成功更名医科大学了。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同意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的函》,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4010367;同时撤销蚌埠医学院的建制。

根据该函,蚌埠医科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学校现有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增设,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20000人。


至此,蚌埠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一事正式尘埃落定。值得注意是,蚌埠医学院两所三甲直属附属医院之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官网目前已经变更为“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官网显示,作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始建于1952年,拥有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十二五”重点专科。医院本部开放床位3820张,年门急诊总量230.6万人次;在建的心脑血管中心院区规划床位2000张,主体建筑已于今年上半年封顶。


蚌埠医学院的另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是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为省直高校附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400余亩,其中总院最大容量床位3200张,龙子湖院区实际开放床位500张。妇产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据看医界了解,蚌埠医学院更名事项其实已筹备多年。早在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规划处有关领导就曾赴蚌埠医学院调研指导更名大学工作。2018年,蚌埠医学院还曾召开更名大学工作推进会,并于同年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


如今,随着教育部好消息的传来,蚌埠医学院的更名之路也由此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悉,蚌埠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首批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龙子湖等5大校区,占地面积1751.8亩。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拥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176名,硕士研究生2754名(含硕士留学生13人)。


老牌医学院人才辈出,走出五名院士


在安徽医疗圈,尤其是皖北地区,有一种说法叫“无蚌不成医”,因为老牌医学院校蚌埠医学院坐落于此。蚌埠医学院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校友资源,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安徽省内。


蚌埠医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颇有渊源,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部分学科直接迁移到蚌埠。


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蚌埠医学院的课桌上还刻有“上二医”的字样。按照老二医人说法,蚌埠医学院就是二医下的一个“金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蚌埠医学院的支援和帮助一直在进行中。


作为蚌埠医学院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曾在两校签约合作相关活动中表示:支援蚌医的专家教授从首批的14人到60多人,他们支援蚌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一辈子、一家子,我们对蚌医这个“金蛋”不仅要保护好、孵化好,而且要帮助她茁壮成长、强身健体。两校虽然定位不同,但各有优势,要相互取长补短,协同发展。


作为省属、地方医学院校,蚌埠医学院以盛产“院士校友”出名。蚌埠医学院以培养出5名院士校友令人刮目相看,丰富的校友资源也促进了蚌埠医学院的发展。


根据学校官网,60多年的办学生涯中,蚌埠医学院先后培养出15万余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其中既有以刘德培、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范先群等5名院士为代表的医学领军人才,也有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卢洪洲、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卜军等为代表的杰出中青年学者和医学管理人才(相关数据截止2023年5月)。


值得一提的是,蚌埠医学院5名“院士校友”中,包括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现北京协和医学院)。


神经生物学家段树民、传染病学和肝病学家王福生,以及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陈孝平则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开资料显示,段树民现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王福生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陈孝平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首次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在Science发表论文,同样令业内刮目相看。


医学院除了更名,还需苦练内功


近年来医学院要更名大学的消息不断,每每有学校更名成功,也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如前不久刚更名成功的潍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此外,像新乡医学院、海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等也都有更名动作。


在国家管控愈加严格的当下,要想成功更名,其实并不容易。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中就特别强调了“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然而,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不少医学院还是希望通过更名升格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借助升级大学的机遇从而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泰山医学院为例,据早前报道,升格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周年之后,该校在科技创新上,新上国家级项目55项,经费4123.5万元;临床医学学科位列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第12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


据当地媒体报道,如今的山一大,学校(院)年均投入超过2亿元,支持院士等70余个团队建设。2020年以来,校(院)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2022年,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8项,立项数居省属高校第2位、医学类高校第1位,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事实上,不论医学院是出于何种原因申请更“大”或升级,都不能简单从名字上就认为“医科大学”比“医学院”好。有人认为,大学更名并非换个牌子那般简单,要实现从外到内的质的飞跃,需要高校专注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傲立潮头。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医学院改名为医科大学,对医学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将是一大利好,但像协和即便不改名,也不影响其在中国医学教育的顶级殿堂地位,因而,中国医学院校除了努力更名,更需要苦练内功,在培育优秀医疗人才上下功夫,让中国医生均质化培养成为一句实话。(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