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医生多点执业却没病人,美国医生一句话道破天机!
“不认和尚只认庙”是大多数中国患者求医的现状,也是制约很多医生多点自由执业的痛点。
曾经有一名民营医院院长向“看医界”讲述了自己的困惑:自己的医院就开在北京某“一号难求”的知名三甲医院对面,邀请了该院大专家来自己的医院多点执业,本以为这会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仅仅几百米之隔,大三甲的医生来坐诊了,医院却没有患者,这让这名院长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这名院长的遭遇并不罕见。在“看医界”联合张强医生集团举行的一场医疗创业交流会议上,某医疗集团的负责人也讲述了自己同样的困惑:集团创办了连锁诊所,也从当地知名三甲医院“挖”来了优秀医生,可是却没有带来患者,于是他问现场讲课的美国华裔消化科医生:在医生大都是自由执业的美国,医生是如何解决患者来源问题的?
这位美国医生回答他:在美国,医生执业确实很自由,只需要一部电话和一个助理,哪怕是在自己家中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开始工作。每天助理一就位,电话一接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患者预约看病。这些患者哪里来?以作为消化科医生的他为例,他的患者中,有90%是来自同行转诊,另外10%来自患者介绍。这些为他转诊的同行既有全科医生,也有专科医生。
患者端流量难做?也许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件事!
90%的患者靠同行转诊,这在中国听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实际上,同行间的转诊一直存在,也是我们一直忽略的盲点。我们都知道,医生想建立自己的品牌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是本身是否擅长玩转互联网,另外一个是专业壁垒。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直以来患者端流量做的最好的医生,大多都是儿科、妇科、全科这类专业,而且这些医生还得是本身就非常有互联网“网感”,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通过和联网和患者交流,这对大多数专注临床的医生来说条件是不允许的。另外,普适性的科普好做,但那些发病率不那么高,疾病却复杂的专科,医生针对患者的科普其实是很难“出圈”的。
患者端流量难做,那么医生如何建立个人品牌?美国医生给我们的启示就非常有借鉴意义,那就是打造行业内的品牌。
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内有名的医生患者不一定知道,所以普通患者看病时才会先选医院再选医生。更重要的是,多数患者看病都是一级级向上求医,患者找到高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就诊时,可能已经跑了很多家机构。换句话说,除了全科类的医生容易接触第一手患者,越是高等级医院的专家,患者找到自己之前无形中已经经过了很多次“导诊”。
那么什么情况下,患者能更直接的被转诊到“对口”的医生手里?同行推荐绝对是捷径。举个例子,一名三线城市的患者在本地就医,他的疾病是当地医生无法处理的,若此时为他看病的医生推荐北京或上海的一位专家,那么患者是会倾向于医生的推荐,还是自己重新从互联网上寻找医生呢?很显然是前者。
学术品牌比渠道建设更重要!
如何才能让同行推荐他的患者来找你看病?这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术品牌。以我们熟知的张强医生、宋冬雷医生为例,刚离开三甲医院时患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他们也曾经历过,但他们很快就通过技术培训等手段,在行业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如今,说到静脉曲张治疗,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张强医生集团,如果患者需要做静脉曲张手术并且经济条件允许,医生大概率也会向患者推荐张强医生的团队,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据了解,张强医生集团四分之一的病人为医务人员及直系亲属,不少都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可见行业品牌的巨大潜力。
同样的,宋冬雷教授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品牌和学术地位自不必说,如果一位医生的患者有脑科疑难疾病,很可能也会推荐患者去找宋冬雷教授。
如此可见,在行业内积攒人脉和品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推荐机制不仅存在于同专科医生之间,不同专科医生之间同样存在。比如,假设张强医生的静脉曲张患者中,有人需要做胆囊疾病的手术,那么在平时的治疗、随访甚至闲聊中,如果患者希望医生推荐,张强医生可能就会建议患者去找胡海教授,毕竟在胆石病领域,胡海教授的实力有目共睹。这样的推荐往往会切实影响患者的选择。
当然,名气是一件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事情,因为很少有医生也像他们一样有名,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他们的名气从何而来?
首先,专业技术过硬和技术持续创新是基本前提,而且这样的临床技术创新成果更容易被同行专家所了解和接受,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但英雄还是能够“所见略同”。因此,有水平的医生打造行业品牌,尤其是跨专科的医生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像张强医生、宋冬雷教授、胡海教授这样在各自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专科技术的推广和学术品牌的建立,例如,他们会定期开展全国甚至国际水平的学术讲座、开办技术培训班、积极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等,这都让他们的品牌建设“锦上添花”,帮助他们的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同行认可。
这种在学术地位上的品牌建设既促进了资源的下沉,又为医生建立了优质的渠道,与此同时,同行间的认可本身就是对医生技术水平的一次可靠的筛选,因为如果对方技术不过硬,同行又怎么会介绍自己的患者去看病?因此这大幅度降低了患者轻信营销广告的风险。
当然,也许会有人质疑,这种同行推荐机制与在一些行业大行其道的“渠道”是否类似?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渠道的建立依靠的是利益交换,说白了就是要花钱,渠道根本不属于医生自己,患者也不属于医生自己。只有金钱利益交易,没有品牌的支撑,这与我们今天说的“学术品牌”有着根本的区别。
做品牌,什么时候都不晚!
医生品牌的打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品牌难做,我们就不做了吗?实际上,做品牌难在如何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只要愿意开始做,什么时候都不晚。
在“看医界”参与的一场业内培训会上,一位风湿免疫科的主治医生也分享了自己“品牌建设”的经历,他的做法非常“笨”,只是准备了一个二维码,让患者加群,很快就加满了两个500人的患者群,他在群里定期为患者做科普,并开展线上和线下讲座,甚至有患者愿意付费参与。很快,他就在患者群中积累了口碑,他的患者挂号数量甚至比同科室的主任还要多。
可见,医生品牌建设的难点不是会不会做,而是要找到正确的路径并付诸实践。十几年前,第一波“大v医生”抓住了微博的风口声名鹊起,成就了自己的品牌,几年后,又有一波医生通过抓住微信的风口,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平台在变、玩法在变,但其本质的逻辑不变,那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谁又会抓住呢?
能坐在办公室里坐等患者上门,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这样的自由执业环境应该是每一个医生的愿望。我们希望中国的医生通过个人品牌建设,能够真正发挥出医生们的专业优势,更高效的为患者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医生获得体面的执业环境,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双赢局面。(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